虽没有刻意计划,却刚巧同时读了两本外国人记录中国的书:《江城》和《紫禁城的黄昏》。这两本书虽然都是纪实文学,内容上却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一个记录现代,一个诉说历史,一个记录农民,一个书写帝王。《江城》记述了一个美国人在涪陵支教的见闻,很多事在作者眼中虽然新奇有趣,但对中国人来讲其实都很普通,而《紫禁城的黄昏》却出自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之手,作为对中国帝王生活最为了解的外国人,他的叙述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扇隐秘的门,同时也映射着整个时代的波澜跌宕。
尽管有这许多不同,我在穿插着看这两本书的时候,却还是屡屡惊叹他们的相似之处。首先,这两位作者都有着傲人的学术水平,并且都善于观察,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上妄下论断,而是先尽力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之后才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其次,两人的文字功底都非常了得,再加上质量上乘的翻译,读起来一气呵成,一点儿不费力。特别是《紫禁城的黄昏》,虽然书中有很多历史和政治事件的描述,却连我这个民国史盲读起来都不觉得枯燥,甚至对那段历史的看法都改变了。最后,在他们的文字和思考中,我发现了太多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注意过、更加没有思考过的事情,《江城》描述的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很多场景我都非常熟悉,但看了作者的叙述,我才仿佛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并常常被风趣的文笔逗发笑。最让我惊叹的一个发现,是作者暑假时竟然顺着西安、延安一线跑去了我的家乡榆林,他住在大街的一家旅馆,也去参观了镇北台、红石峡。算算时间,那大概是我小学六年级或初一的时候,原来我们的世界也曾离得那么近。
如果说《江城》是从小处着笔,见微知著,那么《紫禁城的黄昏》则完全相反,庄士敦以一位帝师和朋友的身份,见证并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晦暗的一段日子。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少把溥仪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他只是一个符号,并且是代表了落后与愚昧的一个符号,我对他所有的了解,也不过是历史书里的几句话和电影《末代皇帝》里懦弱书生的形象。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没报太大的期望,甚至都说不清为什么要去读它,但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己竟然选中了它。也许没有谁比庄士敦更适合记录末代皇帝了,紫禁城里城外,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把溥仪当作一个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三岁进宫当了皇帝,可以想见他从未体会过正常的人际关系,退位之后,他更是变成了腐朽封建王朝的“余孽”,承受着社会对整个清朝的责难。不知道庄士敦是不是美化了溥仪,至少从这本书中看来,他虽是个糟糕的皇帝,却并不是个糟糕的人。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却活到了六十多岁,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我想庄士敦在紫禁城里的几年陪伴,一定对他日后的生活帮助很大。
这两本书都是用英语写作的,本意主要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但他们对我也同样有用,读过之后,我不光更加了解中国,而且也更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当作空气一样接受和无视的很多东西,为什么在一个局外人眼中会如此醒目。
读到过一句话:
“如果不学习一门外语,就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母语。”
现在想想,不光学习语言是这样,一个人对很多事情的认知恐怕都遵循这个规律,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不会多想,只有见识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才会豁然开朗,惊叹自己以前只是不自知的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