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又被睡前得知的一个的消息搅扰到难以入睡,本以为我已经在佛系修炼的路上走很远了,才发现其实道行还是太浅。

好的manager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这两天的思考所得:

1. 快速学习的能力。 越来越感受到这才是每个人最重要和最需要的能力,并且终身学习真的不是一句口号,是件不得不做的事。学习能力不只包括对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推己及人,避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只有不断自省,才能让经验成为有价值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年龄虚长的负担。

2. 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特别是错误决定。 不逃避,不可以隐瞒,不越错越多。对有决定权的领导来说,直面真实需要很多勇气,特别是要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只能带来更大更多的伤害。这也是为什么越高的领导越让人有敬畏感,其实未必是他们本身的性格使然,只是他们不得不理智至上、大局至上,难免把感情因素弱化。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身在其中却要做到旁观者的心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这一层修炼必不可少,却太难了。

蹭大牛的书《大规模Scrum》扫扫盲,没接触过组织变革管理,很多观点觉得挺新奇,也很有道理。虽然对组织设计这件事,“知道”跟“做到”的距离都不止十万八千里,就当头脑风暴了,见识下“完美”是什么吧。顺带学会了一个新词“经验性过程控制empirical process control”。

为什么有些事情很难做,正是因为没有简单的规则可以套用,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最佳实践”,承载了多少不切实际的厚望呀。

####2.1.2 试验、指南、规则、原则
前两本LeSS书强调的是:在产品开发中没有最佳实践,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最适合的实践。

实践是在环境中形成的;毫无顾虑地宣称这些实践是“最佳的''会让它们与动机和环境脱节,继而变成纯粹的仪式性活动。推广所谓的最佳实践会扼杀学习、提问、参与和持续改进的文化,因为人们会想为什么要挑战最好的东西呢?

下面这段翻译腔严重,好在不是文学作品,意会不难,还是照原文抄录。
乍一看,这三个原则说得不就是“先试点再推广”么,仔细想想,其实很多事都是按这个套路的。
“采用”是看了前三章最想吐槽的一个词,我猜是adaptation,译成“适应”或“实施”应该更好理解吧。

####3.1.2 指南:三个采用原则

这些原则对于组织的LeSS采用至关重要:

  • 深而窄优于宽而浅
  •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 使用志愿服务

#####1. 深而窄优于宽而浅
在一个产品组中采用LeSS比在许多产品组中采用LeSS效果更好。

不良的LeSS采用具有危害性。缺乏深刻的理解会破坏作为经验性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关键因素:透明和反馈回路。我们甚至看到LeSS被滥用作一种非凡的微观管理工具。故而,在微观管理式LeSS采用成为既定基准之后,那就真的很难再做改变,因为重新学习已知的东西是很困难的。

因此,只需将LeSS采用的工作集中在一个产品组上,为其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持,并确保其确实能正常工作。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如果遇到大问题,它就会触发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成功的时候,它则会激起正面的“传言”,这是进一步实施采用的重要营养素。

#####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我们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方法的采用最好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这是一种错误的二分法。只做任何一种,则可能招致失败,需要两者都做。

纯粹的自上而下一一经理驱动的“你应该做LeSS”式的采用会引起阻力,并使组织面临失败。命令团队去管理自己是一个矛盾体。Less采用需要深刻的理解,它不是来自指令,而是来自讨论。只有通过理解、选择和个人安全感,人们才能承担起反思和改进的额外责任。缺乏这些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局面会因“我们 - 他们",即经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被放大和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强迫Less进入组织会助长受害者行为,并进一步降低管理层和员工关系的融洽度。人们会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经理说我们必须做Less!”他们会秘密地或许是不知不觉地、舒适地,或者至少是熟悉地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休息。

纯粹的自下而上一一这种Less采用是不可持续的。一开始,这种方式创造出一股令人愉快的能量,这些能量其实来自于那些想做正确的事情的人。这带来了思想开放、学习加速和理解加深的景象。真的很棒!然后呢,这些精力充沛的人以精力充沛的方式撞上了组织的壁垒。砰!在没有来自高层的支持的情况下去改变组织结构和政策,热心的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精力,对眼前的障碍和僵化感到沮丧。许多人最终放弃了希望,或者因为希望破灭而感到痛苦。这也让我们感到难过。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一一成功的Less采用既需要人们做正确事情的精力,也需要那些有组织权力的人的支持。管理者的心态必须是支持,而不是控制。他们需要确保适当的支持结构及时到位,使基层的能量蓬勃发展,不断扩大。

我们经常听到希望得到管理者支持的心声。但要小心自己希望的究竟是什么!

  • 没有管理层支持往往会导致受害者行为。“没有经理的支持,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 有了管理层支持则可能导致更糟糕的情况。“我们必须做Less,因为我们的经理是这么说的。"这种不动脑筋的服从会破坏Less的采用。

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层支持?
所需要的管理层支持,来自于那些有组织权力并能在团队中进行结构变革的人,通常是产品组的负责人。这种支持必须是……真正的支持。

真正的支持始于自我教育。产品团队中的所有经理都需要花些时间学习Less,对自己进行自我Less教育。这包括参加几天的入门培训和读几本相关的图书。除了教育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就以下方面与团队进行明确的沟通,并采取明确的行动:(1)Less采用的意图;(2)结构变革的承诺;(3)提供教育和辅导。

不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层支持?
监督多个产品开发的高级经理,他们的支持往往适得其反。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会忽略实际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参与实际开发。他们的支持通常就是做出一些“优化”和“协调”的决定,这些决定从他们高级职位的角度来看似乎很有意义,但实际上很少能为真正创造价值的现场(gemba)带来真正的好处。结果是,为了应对这些用心良苦的决定,团队处理实际问题的精力被不断消耗。

团队也不需要获得这些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支持,因为管理人员们还没有深入了解Less及其产生的影响。我们经常被要求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概述一个为期3天的深度培训,因为这些经理“太忙"了,他们没有时间参加为期3天的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将需要3天时间来理解的内容压缩为1小时的演讲。好吧,是我们不对。

#####3. 使用志愿服务
如何组建新团队?谁会加人社区?这些问题,以及更多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

使用志愿者!真正的志愿服务是一种激起人们身心参与的强大方式。如果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可能是因为管理人员觉得他们会失去控制。但是对于那些自愿的团队来说,志愿服务就是力量的象征。

志愿服务始于教育。假设只是要求志愿者做一个混合结对试验,这可能不会得到很多
人的支持,即便有人回应,这些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感到困惑的。但是如果首先解释混合
结对是一种使用频繁结对和交换的方式来增加学习结对编程技术的机会,那么效果就会不
同,就会有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优秀的志愿者加人。因此,首先提供足够的教育和讨论,让其他人了解他们做志愿服务的目的。

虽没有刻意计划,却刚巧同时读了两本外国人记录中国的书:《江城》和《紫禁城的黄昏》。这两本书虽然都是纪实文学,内容上却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一个记录现代,一个诉说历史,一个记录农民,一个书写帝王。《江城》记述了一个美国人在涪陵支教的见闻,很多事在作者眼中虽然新奇有趣,但对中国人来讲其实都很普通,而《紫禁城的黄昏》却出自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之手,作为对中国帝王生活最为了解的外国人,他的叙述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扇隐秘的门,同时也映射着整个时代的波澜跌宕。

尽管有这许多不同,我在穿插着看这两本书的时候,却还是屡屡惊叹他们的相似之处。首先,这两位作者都有着傲人的学术水平,并且都善于观察,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上妄下论断,而是先尽力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之后才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其次,两人的文字功底都非常了得,再加上质量上乘的翻译,读起来一气呵成,一点儿不费力。特别是《紫禁城的黄昏》,虽然书中有很多历史和政治事件的描述,却连我这个民国史盲读起来都不觉得枯燥,甚至对那段历史的看法都改变了。最后,在他们的文字和思考中,我发现了太多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注意过、更加没有思考过的事情,《江城》描述的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很多场景我都非常熟悉,但看了作者的叙述,我才仿佛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并常常被风趣的文笔逗发笑。最让我惊叹的一个发现,是作者暑假时竟然顺着西安、延安一线跑去了我的家乡榆林,他住在大街的一家旅馆,也去参观了镇北台、红石峡。算算时间,那大概是我小学六年级或初一的时候,原来我们的世界也曾离得那么近。

如果说《江城》是从小处着笔,见微知著,那么《紫禁城的黄昏》则完全相反,庄士敦以一位帝师和朋友的身份,见证并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晦暗的一段日子。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少把溥仪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他只是一个符号,并且是代表了落后与愚昧的一个符号,我对他所有的了解,也不过是历史书里的几句话和电影《末代皇帝》里懦弱书生的形象。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没报太大的期望,甚至都说不清为什么要去读它,但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己竟然选中了它。也许没有谁比庄士敦更适合记录末代皇帝了,紫禁城里城外,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把溥仪当作一个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三岁进宫当了皇帝,可以想见他从未体会过正常的人际关系,退位之后,他更是变成了腐朽封建王朝的“余孽”,承受着社会对整个清朝的责难。不知道庄士敦是不是美化了溥仪,至少从这本书中看来,他虽是个糟糕的皇帝,却并不是个糟糕的人。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却活到了六十多岁,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我想庄士敦在紫禁城里的几年陪伴,一定对他日后的生活帮助很大。

这两本书都是用英语写作的,本意主要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但他们对我也同样有用,读过之后,我不光更加了解中国,而且也更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当作空气一样接受和无视的很多东西,为什么在一个局外人眼中会如此醒目。

读到过一句话:
“如果不学习一门外语,就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母语。”

现在想想,不光学习语言是这样,一个人对很多事情的认知恐怕都遵循这个规律,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不会多想,只有见识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才会豁然开朗,惊叹自己以前只是不自知的井底之蛙。

江城

紫禁城的黄昏

什么是成长呢?大概就是当你突然被内伤,默默大口吐血的时候,却依然还能保持外在的波澜不惊,不发火、不抱怨地清理现场,小心拣出一点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力量,潇洒地把其余垃圾如浮云般扫走,再不留下一丝痕迹。

所谓的外表越坚强,内心越细腻,就是如此么?多么痛的领悟,多么痛的成长。

客户价值 = 新产品客户体验 - 旧产品客户体验 - 迁移成本

太精辟,一下子解释了很多事。

同事讲的,出处不详。

怎样改进客户体验?
句句都很认同,越是大的公司越是随处可见各种脱节,也许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彻底消除,最难的就是时刻保持创业公司的警惕和认真,不断优化,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 Agile and Scrum 2018 Online Conference Keynote, 演讲人:Tiffani Bova

同事推荐,读了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写的《刷新》,读完之后对微软好感度倍增,不得不说,讲故事的本领对CEO来说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想到我司CEO出的书我竟然还一直没读过,之前都觉得没啥兴趣,现在突然很想找来看看,也许能让我对我司也有个全新的认识。毕竟,作为一个大型跨国企业的小小兵,我连中国的隔壁部门在发生什么都不知道,跟CEO的视角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也许读了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SAP,能燃起更多的期待和热情吧。

很久不看纸质书了,这次试用了涂书笔记app,感觉很好用,值得推荐。之前一直觉得整理电子书的书签和笔记也是件麻烦事,书看完了,那些随手添加的划线和标记也都无所依附,没法导出保存,分散在各个app中,日后要想回顾一下太不方便。特别是电子书删掉以后,更是无处可觅,读完过上一阵基本也就只能淡忘了。
说回《刷新》,既然是CEO的书,就是当作半个管理学来看的。虽说这些大道理,知道再多也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但不知道恐怕过得更惨。

涂书笔记导出笔记如下,第一次认真做笔记,但愿日后还能回来看一遍,不枉我为了蹭免费版看得那些广告。
544-dc2ef496502431cc.jpg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多次推荐了《教养的迷思》这本书,出于对查理的景仰,也决定把这本书找来看看。从前言开始,就已经完全能理解查理为何对这本书推崇备至。虽然它探讨了一个心理学问题: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发展有何影响,但字里行间,作者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教养假设”是一条公理,教养假设是什么?就是相信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和性格发展,比如,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孩子就会自信、友善;父母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交流,孩子就会活泼开朗;父母过分严格或苛刻,孩子就会焦虑没耐性;假若父母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就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孩子成年后也过得不好…… 有不少心理学研究和论文都证明了这些说法,而我自己也绝少怀疑这样的论断。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里,把一个人的性格或心理缺陷归因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都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这些所谓“教养假设”真的正确么?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要挑战大家司空见惯的规则,可没那么容易,就连朱迪斯自己也曾很多次把教养假设作为结论写进心理教材,传授给一代代学生。也正是因为编写教材,朱迪斯不得不广泛涉猎各种学说和理论,时间一长,有些矛盾就显现出来了。

第一个例子,移民家庭里,小孩和父母的口音往往是不同的。作者观察到一些美国移民家庭,不管父母的英语多么差劲、多么格格不入,小孩子好像都不受影响,不只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在同学群中也并不突兀,看起来完全就是美国小孩。一般都会认为小孩是跟着父母学说话的,但事实恐怕要更复杂些。哪怕是聋哑父母的孩子,也依然能学会正常交流,并不会失去说话的能力。作者很喜欢用语言举例,因为这项能力纯粹是后天习得的,它深受环境影响,同时又能隔绝遗传影响,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第二个例子,是英国上层社会的教养方式,作者了解到,有钱人家的小孩几乎都与保姆和家庭教师作伴,八岁就被送到寄宿学校,从小到大跟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然而,等这些孩子们从贵族学校毕业,却已经做好了成为英国绅士淑女的准备,拥有上层社会的口音和举止,半点儿都不像朝夕相处的老师或保姆。他们是从哪里学到父亲母亲的言行标准呢?

第三个发现,也是最让我叹服的,那就是大量支持教养假设的研究和案例中都没有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说不自律、没有认真教育小孩的父母对孩子产生了坏的影响,导致小孩长大后重蹈覆辙,但也可以说成是因为孩子继承了较差的基因,才有了较差的性格和失败的人生。反过来,高素质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人生赢家,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优质教育,而是因为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基因。要想隔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并不是做不到。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案例,比如研究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胞胎,或同一家庭收养的多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等等。

要打破人们对教养假设的迷信也许并没那么难,只要多找一些反例,指出一些已有研究中的矛盾或瑕疵就行。但是,假若孩子的人格发展并非由家庭环境决定,那会由什么决定呢?除了基因这个简单的答案,还有没有其他解释呢?为了找出这个答案,就需要更多研究:对比原始部落和现代城市中成长的小孩;对比孩子在家中和学校的行为有何异同;甚至还有一对夫妇为了做实验,把一只大猩猩和他们的小孩一起养育,同等对待……

在研究过很多案例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同辈群体对小孩的影响往往是多过家长的。所谓“同辈群体”,就是同学、玩伴,或任何一个孩子自身认可的团体。看过作者的例子再仔细想想,其实何止是小孩,大人的行为和价值观也必定会受到社会中各个同辈群体的影响,哪怕只是一个标签,或无意间划分的团体,都会对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很大影响。人一旦把自己归为某一类团体,便会自然而然向这类团体的行为方式和思考逻辑靠拢,这个团体可以很大,比如女性、学生、工人,也可以是很小或临时的,比如一个球队或者夏令营中的一个分组。一旦有了团体或一种身份的标签,那么所有人都会迫不及待地给这团体找到一些个性,或规定一些特殊的行为准则,颇有点像宗教教义,而大多数人也都会不自觉地开始遵守这些准则。

在各种育儿专家和社会的压力下,现代的父母们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期望,很多父母常常会力不从心,生怕自己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有任何失误会导致孩子有性格缺陷或心理疾病。作者在书中告诉父母们,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做父母的并不需要做到完美,而孩子的挫败也并不意味着父母的失职。不过,这样的论调对大部分父母来说恐怕是喜忧参半,假若作者的看法是对的,那么一方面减轻了家庭教养的压力,另一方面,却大大增加了学区房的压力。从孟母三迁开始,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大洋彼岸的研究只是又一次证实了这个观点。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并不是得知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作者的结论也未必就是真理。更重要的收获,是学到如何通过思考判别真假、如何从数据推出结论。很可惜,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理科生,我在学校中却并未学到这方面的本领,反倒是毕业后,才慢慢领会到一些皮毛。中国的教育里总会认为文科不如理工科那样有“科学性”,其实不然,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有一套科学方法的,而读《教育的迷思》,正是了解这种方法的途径之一。

最后,顺道推荐一下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吧,这本书常常是出现在投资理财的书单上,但事实却远远不止于此,这是本满含着人生智慧的书,理财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查理的智慧不仅在于如何赚钱,更在于如何生活。

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我是一年前看的,当时就为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科学研究所叹服。虽然男女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是个老话题,但很多貌似显而易见的事实我却从没注意过,直到书中提出来才恍然大悟。不过,当时虽然为书中的观点惊叹,看完后却并没有多想什么。反倒是最近,一直有个念头在头脑中盘桓,为什么普遍认为职场中的女性(包括未婚和没小孩的)相比男性更不能承受压力,进而被认为事业心较差呢?

当然,如果是当了妈妈,注意力主要在孩子身上,无法保证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倾向稳定、压力小的工作,这样的选择很容易理解,就算是男性,如果不得不抽出很多时间精力照管家事,那么他在事业上必然也会表现出保守求稳的架势。抛去家庭的压力,如果把职场中没有小孩的女性和男性拿到一起比较,恐怕人们还是会有相同的看法:女性还是不如男性更能面对有压力的挑战,遇到艰巨任务的时候更容易放弃或退缩。虽然我很不愿意,但却不得不承认,我看到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因为基因注定么?

谢丽尔在书中给出一个解释:女性往往会提前为结婚生子做准备。这点我感同身受,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有异议。我们身边是不是有人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也许还没有男朋友,但却已经把未来的家庭和孩子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希望能找个可以照顾家庭的工作?包括我自己,虽然还没小孩,但也有很多次,在考虑工作选择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要是怀孕生子,会如何如何。而且有些时候,这样的想法确实左右了我的判断,至少是为不去争取找了个借口。读到谢丽尔的这个观点,不异于对我的当头棒喝:这样的准备,难道不应该从怀了孕以后再开始么?

当然,谢丽尔也说了,虽然她自己很多时候都把事业放在带孩子的前面,但她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大多数人都在两者之间摸索着,尝试能找到平衡。这个问题当然没有唯一的答案,选择权应该在每个人自己手里。至少,对于还没有怀孕或结婚的女子来说,在面对事业选择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到底要把未来的孩子和家庭放在第几位。不管最终选择如何,这总该好过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从小灌输的别人的想法裹挟着走。争取男女平等的目的并不在于鼓励女性把事业放在家庭前面,而是为了让她们依据自己的心意和情况做出选择,不必受到舆论或外部的压力。

有句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女生何苦要那么拼呢?舒服一点儿就好。” 这句话我对自己说过无数次,特别是工作中压力一大,很多朋友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不错,女人天生比男人多了一条退路:靠老公。虽然当今中国全职太太并不多,但 “女人不必拼事业” 这个想法,就像前面提到的 “要为生孩子做准备” 一样,在任何阶段都可以成为借口。哪怕一个单身女孩,对事业追求得少一些也完全能被理解,不管自己还是别人都会用宽容的心来安慰她,反倒是太在乎事业的女孩,不得不面对更多质疑和压力。反过来看,大家对男人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不管单身还是已婚,第一要务都是事业。于是,每当面对一艰些难的时刻,打退堂鼓的想法就一遍遍在女人潜意识里出现: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呢?而对男人来讲,恐怕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选择:全力以赴度过难关。

女性的许多弱势都源自生小孩这件事,这个弱势往往会被放大,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世俗观念中,受这种观念影响,很多女性会主动放弃对事业的追求。特别在欧美,一旦当妈以后发现每月的收入在付过保姆费后所剩不多,那往往会选择辞职做个全职太太。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愿放弃事业,就更应该抓紧时间,努力追求,只有尽快在事业上有了提升,才能在产假之后还仍然拥有选择的权利,不会被迫放弃工作。在这点上,中国女性的待遇算很好了,父母能够解决带小孩的后顾之忧,家庭也更需要多一份收入,我想大部分家庭对妈妈的事业还是很支持的。

虽然我自己还没有当妈的体验,但我也能感受到,带孩子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未必要比工作中的挑战简单。有很多女性在家庭中找不到满足感,同样也有很多男性在工作上无比痛苦吧。说到底,男女平权的目标并不是要把女性从家庭里 “解放” 到职场上,而是给所有人平等的选择机会,如果人们能够对事业型女性和男性一视同仁,那么也应该能理解不愿辛苦打拼的男性。做或不做,只是自己的选择,而非别人的安排。

写这篇文章前发现谢丽尔做过一个不错的TED演讲《为什么女性领导那么少 Why we have too few women leaders》,演讲内容书里也有提到,没看书或想回味一下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搜到百度文库的中英对照讲稿,可惜中文翻译一般,仅供参考吧:
https://wenku.baidu.com/view/609a05e75727a5e9846a61ab.html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并不是很认真地看完了这部电影,部分原因是对这个主题并没有很大期望。看到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的区别之后,就大概能想象,书中最冷酷的现实和最浓烈的控诉都是不会拍进电影的,不管是《归来》还是《芳华》,都为原作加了一层温暖的滤镜,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冷漠,都藏在一股淡淡的凄美后面,不那么惊心动魄了。

片子里有一句话:“也许最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发现善良,珍惜善良”,这部片子讲述的,就是两个善良的人对善良的坚持。

现在人们总喜欢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我想,人心在哪个时代都是差不多的吧,自会有自私自利贪小便宜的,也会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而大多数人都是随风倒的中间派。每个时代都有一把自己的放大镜,专门放大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和事。在《芳华》的年代,学雷锋做好事、先人后己就是最好的标签,所以那是个英雄满天飞的时代,个人的小心思都被英雄的光辉挡住了。而今天,有钱、能挣钱才是最好的特质,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机关算尽和尔虞我诈,善良单纯的人很难引起注意。芸芸众生,都是照着放大镜中的景象来过自己的生活,每个时代就在放大镜的指引下变得各不相同。

人总是怀旧的,就像八零后的我们会被小时候的玩具打动,也会在每个高考日唏嘘,这样一部片子,定会引起很多回忆与怀念。但人们怀念的,并不是那个时代或那些事,只是已经逝去的童真年华和青春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