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阵子闹剧慌,把多年前的反腐大剧《黑洞》翻出来看了一遍,总是不自觉地拿它和去年大热的《人民的名义》比较。《黑洞》是2001年上映的,虽不觉得过了很久,不过比较之下,时代的印记还是非常明显的,记录在此,也算是点额外的收获吧。

首先说说人物形象和故事吧。《黑洞》的主角是陶泽如饰演的刘振汉,这个角色与《人民的名义》中陆毅饰演的侯亮平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办案的关键人物,刚正不阿,通过不断努力揪出幕后黑手;都曾被对手诬陷被捕,后化险为夷;都跟剧中的反派有私交,随着真相的一步步揭开也都不辱使命,大义灭亲。刘振汉和侯亮平,一个是刑警队长,一个是反贪处长,两人都是正面典型。但这两个角色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颜值了,请看对比图:

从长相、穿戴、气质上,刘振汉都是被侯亮平秒杀的。不仅仅是外表,刘振汉虽然身为刑警队长,但说话做事都有一股痞气,绝非侯亮平这样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对家庭几乎不管不顾,对老婆孩子基本不流露什么感情,说话都是命令式的,连儿子被坏人报复绑架拐卖,他都面不改色,继续扑在工作上,近乎冷血。近年的国产电视剧中,肯定不可能出现这种形象的正面主角了,不帅已经是大家能忍受的极致,对家庭必须是有责任有担当才能入编剧的眼啊。

关于老婆孩子的话题后面再说,丢开家庭责任的部分,从其他脉络来看,《人民》的故事冲突远没有《黑洞》激烈,侯亮平从一出场就顶着正义的光环,虽然作为高玉良书记的爱徒,但从一开始就刻意保持着警觉和距离,办案当中被诬陷停职也并没让观众紧张,作为第一主角,这个人物实在是太扁平、太脸谱了,反而不如李达康、祁同伟更能引起话题。反过来,《黑洞》中刘振汉身上的转折和冲突有很多,整体案情进展也很曲折,正义一方屡屡受到打压,经常是进一步退两步,看得我一直揪着心,这些紧张感在《人民》中是没有的。不过,主角身上集中了《黑洞》大部分的冲突,其他人物就有点儿扁平了,只是作为情节发展的铺路石,能引起话题讨论的人物和针砭时弊的桥段没有《人民》中那么多。

接下来就要回到女性话题了,这是我看《黑洞》最不能忍受的部分,剧中的女性角色几乎都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属,除了梁静饰演的警花和袁立饰演的蕾蕾作为被照顾和宠爱的对象,还能有点儿脾气和性格,其他女性基本没有什么独立的性格和存在感,特别是刘振汉的老婆王丽敏,承担了全部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却完全不被尊重,在丈夫眼里只是做了一个妻子该做的再正常不过的事,做好了不会赢来半句表扬,做出了错却要承担很多责难。其实我也知道,在我们的上一辈、上上辈人中,这种情况其实是稀松平常的。只不过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盛行阴盛阳衰和独立女性,我已经习惯了这些荧幕上的大女人,突然又看到大男人小女人才觉得这么刺眼。不知道荧幕上的变化,是不是也能说明现实中女性地位的提高呢?

重温老剧,还有个绕不过的坎儿就是服装和造型。看了这部剧,才让我真切了解到经典款为什么能叫经典款。这个词出现的概率并不底,但我却一直不得要领,只觉得算是一种服装款式分类吧。看了《黑洞》,不得不深深佩服黑帮老大聂明宇(陈道明饰)的衣品,整个剧中只有他的造型拿到今天仍然毫不逊色,这不是经典款是什么呢?跟经典相对的,大概可以叫做流行款吧,剧中女性角色并不少,发型、服装应该大多属于当时的流行款吧,只可惜她们的造型现在看来大概只能分成两类,不是“又过时又辣眼睛”,就是“勉强能穿但好土啊”。搜不到女士们各种雷人的造型了,陈道明的剧照倒有不少,给大家看看,经典款真的是一件能穿一辈子啊。

最后,还意外发现的当年的黄渤、马伊俐,以及《演员的诞生》里的刘天池老师。刚看到黄渤真是不敢认,跟《疯狂的石头》里的形象真是天差地别啊。没找到天池老师,盗豆瓣网友的黄渤和马伊俐怀个旧吧。

困扰我很久而一直没找到答案的问题,今天看到个很好的解释,豁然开朗,以此为记。

趁中午阳光正好,预报的雾霾还没有来,兜兜转转继续练习,终于拍下j经过无数次的大飞碟。项目已近尾声,应该很久不会再来这里了吧。

加班结束得早,竟被旅馆窗外的一抹晚霞吸引,去圆明园练习取景。今天的夕阳实在太完美,又大又圆红彤彤的,在出租车上瞥见一眼就完全被折服了。幻想着能够拍出夕阳余晖中粉红色的西洋楼遗址,可惜西沉的日头总是走得太快,赶到公园时已不见了它的踪影。赶紧拍了几张园中风景,手机虽捕捉不到色彩的瑰丽,也不枉我跑一趟吧。

下面这张图画得再不像,大家也认得出来,这就是西洋楼遗址,可惜赶到时已经天太黑看不见了,画像一张以资纪念吧。

人的适应力培养起来是很快的,作为每年总要飞上几十次的人,我发现自己对于航班晚点这件事,早就锻炼出很强的抵抗能力,从一开始的焦灼、暴躁、愤怒、报怨等等,到现在几乎是不形于色、无动于衷,候机时就如僵尸一般麻木。这应当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吧,每次都生气也生不过来啊。然而,最近却还是发生了一件让我无法淡定的事:从曼谷回上海的航班上,我的一件所谓“优先”托运行李,竟然就这么找不到了!

懒惰的我大多时候都会选择托运,而且总把随身行李精简到最少,虽然已经飞了几百次,如果不算行李箱受伤的话,我的托运从没出过问题。听到过几次身边人的行李晚到、错拿事件,最后也都能解决,没想到我这儿第一次出问题,竟然这么不留一丝余地。我一贯是比较忽视风险的,曾经很多次都把电脑、证件、现金、卡等等一些重要的东西放在托运箱里,幸亏这次轻装出行,这类东西都没损失。

人看待这世界的角度变化真快,在我的箱子丢了之后,每看到一件随身物品,都会更加珍惜;每想到一件在泰国想买但没买的东西,也会感到一阵庆幸;当我两手空空回到家,不由得会想:还好是回程出问题,如果是去程弄丢了行李,那真要疯了。这又是另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吧?

既然是丢了行李,在震惊之余,不得不走上漫漫维权之路了。怎么才能找回来?找不回来怎么赔偿?这两个简单的问题,向不同人问了好多遍,越问心越凉,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其实应该很直接简单吧,但目前为止所有接手的人都会说:这个是专人负责的,我不负责所以不清楚。不管是机场柜台还是会员热线,都回避解释这个问题。那我什么时候能拿到赔偿呢?答曰:如果二十二天后还没找到,就会当作行李遗失,到时候会谈到赔偿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基本判死刑了吧,还有二十天的缓刑期。

前两天里,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这只是个行李延误事件,但今天已是第七天了,不得不接受这个死缓的判决。就在这缓刑期内,每次沟通,都觉得又受了一次伤害,伤血无数啊。现在的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了,然而托运行李的管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吧,查询追踪基本都靠人工。

问:能不能确定我的箱子上飞机了?

答:不知道,我们会拍电报让曼谷那边查。

问:要多久?

答:应该明天能回复吧,我们会催的。

问:那有没有可能落在浦东机场的什么角落了,没放到转盘上?

答:有可能,我们也会让人去找找有没有。

问:有没有可能被别人误拿了?

答:如果发现了没人认领的行李,就可能是误拿。

问:那会不会有人故意拿走了?

答:如果我们没找到,可以看看监控,要去找警察报案才能看。

(找了几天以后还是没找到)

问:为什么还是没找到?

答:有可能是行李牌掉了,遗落在机场某处,那就很难认出来。

问:行李条缠得那么紧都会掉?

答:之前发生过掉了的情况。

(你们能相信,缠在箱子把手上的行李条会自己掉么?)

问:已经几天了都没找到,后面还会找么?

答:我们每天都会去问问。

问:还有可能找到么?

答:那就是大海捞针了……

问:为什么要我提供行李的物品列表?跟赔偿金额有关系吗?

答:没有关系,这个列表是为了帮助我们找箱子的。

问:那为什么要我写物品价值,购买日期,还要提供发票?

答:发票先不用提供了,但是要留好。

总之,拍了电报,人工查了,箱子图片也提供了,找了几天,现在连我的箱子到底在曼谷还是浦东,也都不能确定,有没有被误拿也不知道,这算是个什么管理水平?

为了求证一下是不是有人误拿或故意顺走了我的箱子,只能去报警。

我:我的托运行李找不到了,要报警看一下监控。

警:你自己不能报,要让航空公司来报警。

我:为什么?

警:你的行李是交给航空公司托运,应该是他们负责的,让他们查。要报警也是他们报。

我:行李是我的,交给他们托运,现在丢了,我都不能问责?我连报警的权力也没有?

警:反正你不能自己报,让他们来,你想来可以跟他们一起来。

我:(此处有吐血)

好可怕的回答,航空公司作为行李承运方,竟然承包了我行李的所有权力,我连要求找回来的权力都完全失去了。承担了这么大责任的航空公司,却还在使用比快递落后几十年的办法管理着这些行李,这能让人放心么?

去年有一部电影《萨利机长》,我看了之后对航空公司的印象好转不少,也许不同公司不同国家情况不一,但至少电影中看到的是一个有秩序、负责任、兢兢业业保障航空安全的组织。当然美国大片的内容不能全信,但在安全保障这方面,飞机确实是做到了高标准。然而,除了航行安全,行李的安全和旅客服务对航司而言似乎都不值得追求?恐怕还是利益驱动吧,航空事故的概率再小,都可能会毁掉一家公司,然而行李的延误甚至是丢失,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就连每公斤一百块的赔偿,也没有人肯正面回答我。

最后补充一下,今天终于去机场查了监控,我的箱子从未出现在转盘上,也就不存在拿错的可能了。更狗血的是,瞪着眼睛瞅了好久之后,才发现航司提供的转盘号是错的……所以现在彻底成了一桩悬案,所有线索都断了,正式进入死缓期,我也死心了,连确认了两遍的转盘号都能弄错,运丢个把行李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再补充一下,是上海航空。恰逢双十一,老天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剁手理由,今年为马爸爸出力不少。

仅以此文纪念我不知所踪的一箱旅伴,从此天涯零落,希望有缘能再相见。

在母亲节的时候写了篇文章给妈妈,回忆的闸门一开,好多往事汹涌而来,等我把妈妈写完,心里同时也有了好多想要写给爸爸的话。不想拖延症一发再发,竟然已近年关,这篇给爸爸的礼物,总算在跨年前完成了。

提起榆林,家乡人总把它叫做“榆林城”,言下之意生活在这儿的就算是城里人,榆林也确实还留有几段古老的城墙。不过现在回想,我应该是刚好见证了榆林一步步迈向现代城市的过程,参照我们现在对城市的理解,我小时候的榆林应该更像是农村吧,那时候家中的体力活非常多。跟妈妈比起来,爸爸对我们饮食起居的照顾非常有限,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他承包了家里的各种活计,比如修椅子、砌墙、铺地、装锁、接电、搭天线、刷油漆等等,好像我们需要的事没有爸爸搞不定的。但他的兴趣可并不停留在维持日常所需,我眼中的爸爸爱好实在太广泛,好像就没有什么他不感兴趣的事。就像妈妈有个非常丰富的钮扣、布头、毛线收藏,爸爸也有着让我叹为观止的工具宝库,不光是电钻螺丝之类的修理工具,还包括时不时甩几下的双截棍,以及紧急时刻大显身手的刮痧板。

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个爱看书、爱旅游的人,但若跟爸爸比起来,我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在我还没觉得自己喜欢看书的时候,就感觉得到爸爸对书的热爱。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妈妈、妹妹和我都坐在沙发中间,往往是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什么,但爸爸却经常是手中捧着一本书,坐在沙发边上,捎带看一眼电视而已。我家的书不能算多,但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时我问一个爸爸回答不上的问题,过一会儿他就会找到一本书,拿着书中的内容来跟我解释,让我佩服得不行。

再说旅游吧,我们那个西北小城,在没通火车没有高速的情况下,出门真是件要命的事,我小时候回趟隔壁县的老家都得朝发夕至,并且在十八弯的山路上常常晕车要吐几次,每到假期,还没出发就有心理阴影了。但爸爸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走过了中国的绝大部分省份,直到今天,一旦提起尚未涉足的地方,爸爸还是热情满满。工作后我变身飞人,去了好多地方,但往往都是步爸爸的后尘,大概只有非洲是抢在爸爸之前吧。

对读书和旅游这两件事,爸爸似乎永远都保持着发自内心的热情,在他眼中,恐怕没什么书是不应该读,没什么地方是不值一去的吧。如果说妈妈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爸爸却经常一本正经地教导我们,他爱把书里读到的、旅途看到的一些趣事讲给我们听,最后往往都升华到做人做事的指导:“所以你们一定要……”。这当中不只包括学习和做人,还有很多生活实践的内容。爸爸小时候成绩很好,但并不是文弱书生,他一直是个上房揭瓦的孩子王,同龄小孩打架从来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也是他常用来给我们炫耀的故事。有一次他给我和妹妹表演单杠大回环,把我们都看呆了。

爸爸还有个常用句式:“你们一定要学会…… 不然以后出去不好融入”。他常讲的“必备技能”范围很广,包括吃辣、打牌、下棋、滑旱冰等等,除了吃辣并没练习过,其他一些他会的东西都会尽力教我们。现在想来最有意思的就是爸爸喊上妈妈,说要教我和妹妹打牌,这种时候总是玩吹牛、升级这些比较“挑战”的,搞得我一头雾水无所适从,特别是升级,爸爸和妈妈对于该怎么出牌经常意见不一,玩着玩着就争论起来。虽然我并没有在离家之前练就爸爸说的那些谋生本事,不过他的预言是对的,到上海后,我确实学会了吃辣,学会了游泳,还能磕磕绊绊的打八十分,这些都是他口中必会的技能。

虽然爸爸经常讲着各种道理,我们也听得倒背如流,但实际上影响我们的,并不是他口中的话,而是他的身体力行。我眼里的爸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一段时间,他总会有一些新点子,尝试一些新东西。比如有一阵摸索到烤箱烤红薯的诀窍,就每天给我们烤几个,整个楼都弥漫着无法抵挡的香气;还有一阵拆了个竹帘子,照着手工书扎了好多造型各异的风筝,比当时唯一能买到的金鱼风筝好看太多,虽然可能是竹条太重有些飞不好,但我还是很开心;又过了一阵爸爸开始练起毛笔字,也送我们去书法班,虽然没能拯救我的手写体,但练了几次他就来问我怎么运笔,当时我也是美滋滋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我的一个理想和目标。但后来慢慢觉得,这简直不是我的自由选择,而是爸爸在我思想中播入的一颗种子,随着我的长大,这颗种子也不断受到滋养呵护,终究生根发芽了。

这篇文章难产这么久,除了拖延症也许还因为回忆太多无法取舍,最后来个最温馨的回忆吧。小时候我们的学校和爸爸单位很近,但家住得很远,爸爸跟我们一起坐班车,在车上我跟妹妹都吵着要爸爸抱,于是爸爸总是一边腿上抱着一个。后来周六早上学校上“兴趣课”但是没有班车,爸爸就骑自行车送我们,我坐前面妹妹坐后面,虽然妈妈一直说这样太危险她不放心,但我当时却非常享受坐在爸爸车前去上学,可惜长大些就坐不了了。

最后的最后,上一张全家福吧,虽然爸爸有好多更帅的照片,但还是想放这张。榆林人应该都认得这个背景,正月十五的大街,那时的秧歌和灯会可是把元宵节变成我一年中最盼望的日子之一呢。我们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是妈妈和外婆做的,光看这两件外套的局部你们就知道我外婆有多厉害了吧。另外,这几天脸上高原红又发作了,看来从小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

看新一集《奇葩说》,辩题竟然是:生活的暴击,值不值得感激?最近气场弱爆,连看个娱乐节目都会这样……

这期算第四季比较好看的一集了,双方都辩得不错,只是正方太可惜,败在价值观宣传之下。

学到一句鸡汤:

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

把你的心碎,变成艺术。

第一次用圆珠笔画画,献上鸡汤一幅。

生活的暴击当然不值得感激,应该感激的是帮助我们的人,还有不轻易放弃、坚定回击的自己。祝大家日后回首时,都不会有遗憾。

搜了下才发现这句话因梅姨的获奖感言而红,顺带附上视频链接。

http://max-everyday.com/2017/01/make-it-into-art/

前几天跟一位辣妈聊天,谈到教育小孩,她颇有感触地说,跟另一位宝妈也聊到这话题,两人有个共同感受:“我们这代人,不管父母是怎么教育自己的,都希望自己能做得不同。” 我却脱口而出“我觉得我就不如我妈”,这是我的真心话。虽然我还没有小孩,但其实我已经很多次拿自己跟妈妈比较,别说做到比她更好,在我眼中,做个跟妈妈一样的母亲恐怕也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此言一出,朋友就发问了,你妈妈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也开始思考,我完美的妈妈,到底是怎么个完美法?恰逢母亲节,就把作为女儿的感受记录下来,当作送给妈妈的礼物吧。

要夸自己的妈妈怎么好,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从吃饭穿衣说起,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从小到大,我跟妹妹的衣食住行从来都被照顾得妥妥帖帖。我们这代人常会被教育“你们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事情就不要操心了”,家务事我们就真的从不操心。我常会给自己找借口,正是妈妈的勤劳惯出了我的懒惰。如果我有了宝宝,我最怕的一件事便是无法做出妈妈那样可口的饭菜,不能成为孩子心中“好吃的饭”的标杆,这对他/她是个多大的遗憾啊!

小时候很多衣服都是自家做的,从短裤短袖到棉衣棉裤,我最喜欢和被称赞最多的衣服,总是妈妈为我们做的。至今我都能很清晰地回忆起很多衣服上妈妈绣的精美花纹和图案,有一件特别喜欢的还绣了我的名字。穿着这些衣服,我总能听到很多来自阿姨们的称赞,并自豪地告诉她们这是我妈妈做的,有一些妈妈从书上学来或自创的式样,都被阿姨们学去推广了。即便今天,跟妈妈一起逛街我也会自愧比不上妈妈的衣品。

小时候有阵子爸爸经常出差不在家,妈妈就更成了我们眼中唯一的世界支柱,每天放学到家,只要看到门开着,知道妈妈已经在家做饭,就觉得无比心安,再不认为世间有什么值得发愁的事,即便有,只要妈妈在,也不算什么了。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妈妈还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几乎从不介入我跟妹妹的纠纷。但凡家里有几个孩子的,老大都很容易处在不太好的境地,弟弟妹妹做了错事,受了欺负,有了闪失,父母往往唯老大是问,这就造成小孩之间的不平等,有时候更容易引发矛盾。但是妈妈从来不这样,我比妹妹大一岁多,家里家外都是一起玩的时候居多,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相信很多老大被洗脑最多的就是“当哥哥姐姐的,凡事要让着弟弟妹妹一点”,但妈妈从没把这句话作为对我俩矛盾的宣判。小孩子觉得自己受了欺负,总会找大人去告状,想找个靠山,我也是这样。小时候跟妹妹吵架了就跑去找妈妈,总想她能站在我这边主持公道,但这种时候妈妈总是一句“你们两个好好玩”就把我打发了。有时候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们会故意闹出很大动静,或者故意在她身旁打架,但妈妈总能装作没看见没听见,继续做手头的家务或是看电视织毛衣。小孩是很识时务的,很快我们就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告状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那个时候物质资源还很缺乏,不管是吃的玩的用的,妈妈基本不会居中分配调解,于是我们不得不发展出各种双方都能接受并遵守的协议和规则,有一种分配方法我后来知道叫做“切蛋糕算法”。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会发现一个硬伤:这是我做为老大的立场,我妹肯定不这么想吧?这点我确实无法反驳,小时候我基本比她高半头,打架她气势会输,吵架就更难赢,依靠这种身体和心理优势,在妈妈不干预的情况下,我确实有不少机会占便宜,而且也占了一些小便宜。不过总体来说,这种不干预让我们都养成比较独立的习惯,不光在于小时候的零食玩具,直到长大后,我们升学和工作的一些选择,其实妈妈并不赞成,比如我不想读研,她肯定是有些失望的,但她也并没有给我们压力,对我们的每个决定,她都接受和支持。

我和妹妹就这样,一边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一边自由自在地任性折腾,几乎从没感觉被过多管束。在我心里,妈妈一直是可以依赖、可以相信的倾诉对象,是心中绝对的港湾。虽然离家后难免会报喜不报忧,但我俩都没有想和父母做对的叛逆期,直到现在,我也几乎不觉得有什么事情是无法跟妈妈沟通,或不想告诉妈妈的。

不知是不是有两个孩子的关系,妈妈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大条,很少要求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对我们的活动范围也从不规定。从小到大我有好多次差点走丢的经历,至今被拿来开玩笑最多的一次是幼儿园的时候,我带了邻居一个小妹妹一起去马路上“探险”,到吃饭的时候邻家爸妈怎么都找不到女儿,当心急如焚的爸爸和已经急哭的妈妈来找我爸妈商量办法时,推门却看到我爸妈正自顾自吃饭,完全不担心我们到哪儿玩去了。就在一团混乱中,我跟小妹妹被爸爸的朋友给带回来了,说看到我俩在路边走得起劲,而离家已经很远了。长大一些后,我们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经常因为玩得太远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妈妈也不会太挂怀,留一点等我们回来再吃便是。

讲到这里,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口中的完美妈妈就是后勤加放养?当然不是,妈妈给了我们身体活动的自由空间,更给了我们浩大无涯的精神世界。我小的时候补习班资源是非常稀缺的,但妈妈总会尽量送我去参加各种活动,仔细数来,我参加过的培训班在当时的同学中恐怕不算少,但却没一个坚持得长久……不管是唱歌跳舞,弹琴书法,我都是浅尝辄止,妈妈也并未在我失去兴趣后强迫我继续练下去。于是,我没能拥有让同学羡慕的一技之长,但却有了一颗保持新鲜的好奇心。

小孩子总会有很多奇思异想,而且对自己的思考成果自视甚高,我更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个妹妹做听众。因此,每当我有个不靠谱的点子,或臆想出某种对世界的解释,都会先跟妹妹讨论,想方设法地说服她,等到我俩都觉得这个想法简直太妙,我就会在饭桌上高谈阔论,兴高采烈地跟爸妈分享。宣讲之前我其实很期望得到表扬的,但印象中爸妈基本都很淡定,既不会赞成也不会打击。这种反应当然没达到我的预期,但也并未消磨我的积极性,等到下次有了新想法,我还是会煞有介事地广而告之,当然更不会放弃跟妹妹探讨切磋。妹妹说她后来进了辩论队,大概部分要归功于从小就跟我唇枪舌剑。

虽然对我的思想见地他们不苟同,但对我的行动都会支持,我小时候很少提要求,但每次提出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他们并不会打压否认,基本都是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就创造条件。

因为我从小成绩都不差,面对陌生人又比较内向,很容易被想成只知道做题的“书呆子”,但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妈妈从不是个严格的“监工”。中学时因为晚自习,我有时不在家住,但只要回家,我到家后都会赶紧凑到电视机前看会儿电视,直到高考前我也没能抵挡住这个诱惑,而妈妈几乎从不会用“赶快去做题”这样的话逼我离开电视机。升初三的暑假,妈妈问我跟妹妹要不要学吉他,我当时大跌眼镜,因为我从没有想过或表达过这个意思,不过这么酷的诱惑谁能拒绝呢?于是,初三的我就有了这门大多数人在大学里才会掌握的“半瓶子醋”手艺,而我这样一个乖乖女气质竟然变成“背着木吉他来大学报到”的酷酷的画风。后来妈妈跟我说,因为那年春晚冯巩郭冬临表演了个相声,好像叫《旧曲新歌》,郭冬临抱着吉他唱了一段,一下就勾起她多年前对吉他的美好情愫,当即产生了送我们去学的想法。

这就是我的妈妈,外在是贤妻良母,内在还保有未泯的童心,她不只给了我们身体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更给了我们心灵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她给我们最大的包容和支持,而没有强制的塑造和管束。在我眼里,她就是如此完美,有朝一日我做了母亲,若能修炼到一半的功力,那便会感到满足了。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刮风又下雨,本来对今天的樱花已经没抱希望了,午后天空竟然晴了起来,蓝天绿草的映衬下,完全看不到风雨的影子。从阴天看到放晴,从夕阳渡上的金边看到霓虹映照的粉紫,樱花之旅算是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