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体及其他(二)

上半部分主要说了三体,这次来说点其他的吧。其实所谓其他,也脱不了大刘。他的作品,只要读过多少都会有写印象,通常都会被他宏大的想象所折服,但有一篇文章却与众不同,它虽然深深地烙在我心里,但让我感动的并不是什么科幻点子,而是它里面包含着的人文关怀,这就是《乡村教师》。在大刘的众多作品中,几乎只有这一篇,是可以不当作科幻来看的。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里的科幻成分,起到的只是烘托作用,使这个人文主题表现得更加夸张和跌宕一些。故事里,一个为学生们放弃了一切的乡村教师,在生命垂危之时,仅凭自己的倔强,让一群孩子死记硬背了牛顿三定律,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也不会有人知道,正是这一看似癫狂的举动,拯救了整个地球。愚昧闭塞的山村中却有人讲授牛顿三定律,稚气未脱的孩童竟被当作人类的代表,对地球一无所知的外星人却握着生杀大权,这些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强烈对比,都突出了一个主题:知识。

诚然,从措辞和故事上都能看出,这篇作品想表达的还有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深深敬意。但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它与我思想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就是: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只是书本知识。这个观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通过父母和长辈的言传身教,深深植入我的脑海。我已经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仅仅是通过一件事或一段时间能够建立起来的,大概从我的胎教直到上学的所有时间里,都一直接受着明确的或是潜移默化的引导,结果也很明显,那就是,我几乎一直是盲目地崇拜书本上的所有东西,相信任何写在书里的知识都是重要且必要的。当然,现在这种崇拜中少了很多盲目,而且我也不再把读书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大多数时候,读书只是闲暇时的一种娱乐。然而,那种埋藏在我思维深处的,几乎可以说是跟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一起成长的对知识的景仰并没有减少。

了解我中小学时代的人应该都会觉得,我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事实上,在大规模阅读小说之前,我的兴趣基本上完全在自然历史地理科学,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个科学家都是我很重要的一个理想,不过这大概也是八零后最普遍的理想之一吧。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北斗七星中每一颗星星的名字,那是我当初对着百科全书背下来的。不过我说这个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仅仅因为它是对我儿时那段追逐真理时光的见证和凭吊吧。事实上,我宁可现在记得的是一些别的更有用的东西,比如历史或人文地理,而不是这种纯粹“吃饱了撑的”,在这篇文章之外绝对不可能再被提到的所谓“知识”。

现在我再来说《乡村教师》深深地打动了我,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我的脑海中,也有这样一块区域,储存在那里的东西,就像是故事里被那些孩子硬背下来的牛顿三定律,本来我们都不打算拿它派什么用场,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背了就忘不掉而已。而这个故事,直接就冲进了那个尘封的角落,拨动了藏得最深的那根心弦,而且还大喊着:这些东西都是有用处的,很大很重要的用处!这样的攻势,我如何能抵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