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有跑步,只能在家做keep了。
2016.10.5 猫和熊的国庆假期手帐
跑姿矫正笔记
很幸运地注册到我司组织的跑姿纠正课,理论加实践一套做完收获颇丰。活动过程中被洗脑数次,教练说的有些理念跟我之前的认识完全不同,但他的讲课示范感染力很强,再加上退役马拉松运动员的背景加持,觉得很值得记一记。
不过教练也说了,理论在进化,实践在发展,各人情况也都不同,到底怎么做才好,不必钻牛角尖,原则问题不要跑偏,细节就酌情参考吧。推荐动作并不是所有跑者的唯一标准。
除了跑步本身,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也很重要,就先讲讲跑步本身的注意事项,再讲拉伸吧。
一、跑步注意事项
1. 不得不讲的装备: 在装备泛滥的今天,我们的身体已经被迫养成各种依赖,虽然身体有适应性,有调整的能力,但绝不会突然改变。运动装备如果有大的改变,就不能太突然,要给身体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所以无需太纠结于装备,特别是跑鞋,无论什么牌子的跑鞋,按照身体的习惯来买,都不会有问题,跑姿本身比跑鞋重要太多。没必要为了缓冲特意买双高档亚瑟士,只要已经适应的跑鞋都是可以的。
2. 跑步动作: 追求速度的短跑对动作要求很高,长跑就相对不那么严格,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好多跑姿奇葩的长跑冠军。对业余健身或马拉松爱好者来说,不必死扣教科书的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跑姿更重要。下面就分别讲讲我记下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 着地部位: 教科书的标准答案是前脚掌着地,这个大概大部分人都知道,为了保护膝盖,前脚掌着地能有个缓冲,脚后跟着地的话传到膝盖的力道会比较大。标准动作我就略过不讲了,看过很多文章描述得很详细,但要做到他们描述的前脚掌落地其实有点难。教练语重心长地建议我们,对动作不要太苛求,尽量改善当然是好的,但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到某一点,比如太刻意前脚掌着地,反而可能导致其他不该紧张的部位紧张,难免顾此失彼,失去整体协调,又养成其他不好的习惯。
教练现身说法,说他自己练了那么久长跑,其实也没做到前脚掌着地,他自己是脚跟着地,但快速滚到到脚尖并快速提腿,整体着地时间非常短,这样仍然可以缓冲压力。
- 抬腿: 主要靠大腿发力,并配合重心前移。脚着地时间要短,落地后快速提腿,大腿蹬地,离地后抬大腿,小腿和脚踝放松,将髋关节往前送(注意不要弯腰低头),实现重心前移,小腿自然落地。
要实现加速并不只是靠甩腿,而是通过重心前移,腿部跟上髋部的节奏自然往前。如果跑步落地声音比较重,可能是因为大腿抬得不够高(比如我),需要增强大腿力量,让大腿更多发力。
体验课当天我们去一个操场练习,遇到一群看起来很专业的跑者,之前一直没注意,教练一说我才发现,他们虽然二三十人同时在飞奔,但落地声音确实非常轻,一点儿不觉得沉重,听起来就像一阵风刮过,太让人赞叹了。
另外,我自己也尝试了下教练强调的“髋关节重心前移”,似乎感觉这样跑起来真的又快又省力了,希望不是心理因素……
- 呼吸: 跑步有很多好处,我们追求的大部分好处(锻炼心肺功能,减脂等)都归因于有氧运动。为了达到充分的有氧运动,建议跑步时嘴微张,口鼻共同呼吸,呼入尽可能多的氧气。保持规律的呼吸也很重要,如果想要慢跑可以减小步幅而不是步频,这样比较容易培养呼吸和脚步的协调。对初学者来说,维持能够边跑步边讲话的状态就好,并不需要跑到气喘吁吁。
不过我发现要做到不气喘吁吁很困难,我明明是慢跑却也无法边跑边讲话啊。
- 练习强度: 练习后第二天身体的酸痛反应可以分成三个等级:酸,酸疼,疼。对专业运动员来说,酸疼是最好的情况,说明已经练习到最大限度;对一般人来讲,强度最好是介于酸和酸疼之间;而如果感到疼,那就说明有损伤了,必须降低强度或改练其他部位,让感到疼痛的部位恢复以后再练。
- 跑步机: 常见的跑步场地不外乎三种:跑步机,塑胶跑道和路边小道。教练认为跑步机会增加对膝盖的伤害,因为履带在不停转动,脚落地时会有一个向后搓的力,长久下去肯定有伤害。听起来蛮有道理,但后来又看到另外一篇文章,说在塑胶操场练习长跑也不好,因为转弯对膝盖压力很大,而400米的跑道弯道太多,长跑的人一次要跑几十上百圈,大量的弯道就会造成很大伤害,这说法听起来也有道理啊。至于其他水泥、石头等等路面,大家都知道,那些路都太硬,跑步也伤膝盖。
所以说,理想的跑步训练环境是又直又长的塑胶跑道?地球上到底有这种场地吗?不过再想想也就释然了,就像吃药会有副作用,运动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损伤,运动损伤跟不运动的损伤相比,我们就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 跑姿常见错误:
a. 落地太重,可能是因为大腿抬得不够高。
b. 内外八字。正确的姿势是脚尖朝前。但是跑步时的习惯可能很难改,可以平时多做纠正动作的练习,一旦养成正确的习惯,跑起来也不会错啦。
c. 膝盖疼。前两条错误可能都要专业人士才能指出来,膝盖疼这条是自己可以判断的。而这正是我报名这个跑姿纠正活动的主要动机,之前有一个月跑了六十多公里后膝盖巨疼,几乎走路都瘸了,加上网上沸沸扬扬的“跑步动作不对伤膝盖”论,搞得我非常紧张。一问教练才舒了口气,原来膝盖疼有两种,膝盖外部疼的话是因为热身不够,膝盖下面疼的话就是跑姿不对冲击太大。我一听顿时汗颜,我确实是从来不做热身,出了门直接就跑起了,看来偷懒一定会暴露啊。
最后,小腿和踝关节一定要放松不紧绷,动作才能顺畅。从错误的习惯中改正并不容易,需要平时多做练习,跑时才能自然改正,如果跑的时候太关注动作,反而容易弄巧成拙,无法放松。
二、热身与拉伸
为什么要热身?让身体活跃起来,达到适合练习的状态。有了合适的状态再运动,就能减少受伤概率,提高训练成绩等等,总之好处多多,这个相信没人不知道。
跑后为什么要拉伸?促进酸性物质的排泄,增加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强化运动效果的同时也减少受伤概率。
那么为什么不热身和拉伸呢?如我,一是觉得耽误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恐怕要多出半小时;二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好,随便做两下吧也不觉得有什么用。
先来说下,跑步练习的完整步骤(其实不光是跑步,其他运动也是这样):
热身:慢跑或快走,动态伸展
练习:跑步,其他身体素质锻炼(力量,柔韧等)
整理运动:慢跑,静态拉伸
热身做到微微出汗就好,要让身体热起来,不光是肌肉,还有关节。慢跑是让肌肉热身,伸展就是让关节热身,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动态伸展和静态拉伸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讲,动态意味着一个动作停留的时间比较短,静态就是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一个动作至少要保持二三十秒。
热身与拉伸类似,都需要照顾到身体各个部位:手臂,肩,腰,腿,膝盖等等,每个部位又要照顾到不同方向:前,后,两侧,旋转什么的。掌握了这个规律,要记住一套热身和拉伸动作应该也不难。
详细动作我就不说了,很容易搜到,爱活力和Keep这种app上也有。我再也不敢跑步不热身了,不过试了两次,每次热身的时候跳一会儿就已经很累,有种跑不动的感觉了……
好了,拖延症发作,事隔很久就记得这些了。本文记录教练观点和自己感受,不一定都正确,也肯定不是每条都必须照做,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奥运冠军一样自信地跑步。
2015-10-6-京都,凝固时光的力量
昨天一早离开了云遮雾罩的富士山脚,来到京都,今天正式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就发现京都确实是个深具魅力的城市。维护一新的寺院群,精心修缮的花园,再配上争奇斗艳的各色和服和虔诚的祈祷者与学生团,让人觉得这座城市有种凝固时光的力量。特别是在高台寺,外国游客并不多,所见之人十有八九都是盛装和服的老妇和少女,趁着这秋色来寺院里祈福或品茶。我不知道一身和服的她们来到寺院是不是有特殊的意义,但于我这样的外国来客,看到如此琳琅满目的和服秀,却是来之前完全没想到过的。我也不知道她们身着和服是什么心情,虽然我知道这身装扮看起来并不舒服,但她们个个都表现得怡然自得,我不知他们面对游客是否觉得自豪,但我却深深得被折服了,我没有想到,这种貌似在电视和书中才能见到的服装,竟然如此鲜活地活在京都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文化与传承的力量,着实让我感动。反观我们的旗袍和汉服,我就更能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人想要复兴汉服了。
18° Mostly Clear
京都市东山区, 京都府, 日本
肯尼亚看图说话(四)
转眼之间,距我们离开那片神奇的大陆已一年有余,在那遥远的大草原上,角马的迁徙高峰来了又去,狮子和羚羊的生死对决还在继续,我们的导游大叔也许依然开着车穿行在灌木之间。然而,在刚刚逝去的一年里,大家的视线却离开了动物的生息繁衍,转而集中在来自非洲的死神——埃博拉病毒。而现在,连这病毒,也几乎淡出了,我这最后一点尾巴,却还没有了结。
回顾这次行程,除了马赛马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么?那肯定是有的。那么,看完马赛马拉,再去其他地方,还会觉得新奇、激动么?那就未必了。我们的第一站是安博塞利,那里的动物量仅次于马赛马拉,分分钟就征服了我这样即便在动物园也没见过瞪羚和角马的人。相信其他人都有跟我差不多的感觉,在安博塞利,不管看到羚羊还是长颈鹿,不管是落单的还是成群的,不管是离得近离得远,我们都激动得大呼小叫,一定要司机大叔停了车,拿着相机一通按,拿着望远镜一通看,当车轮开动时却还是恋恋不舍。估计大叔心里肯定在暗笑:一帮多么无知的人啊。
但是,离开马拉之后,甚至是还在马拉的时候,就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了。一方面,恶劣的气候在不断折磨人的精神,另一方面,在马拉,大家很快就取得一个共识:角马这个物种的生存策略就在于以量取胜。看惯了盖满整个草原的角马和斑马群,从路旁一直延伸到天边,直到变成蚂蚁大小,大家很快就把兴趣转移到肉食动物身上,似乎只有看到活动的肉食动物,才值得大肆兴奋一番,否则,当偶遇的驴友问你看到了什么,还真是说不出口呢。
肯国不算小,交通状况又不乐观,所以做攻略的时候为路线问题很是头疼,如果是时间或预算比较紧张的驴友,其实可以只去安博塞利和马赛马拉就好,如果想看火烈鸟,去一下纳库鲁湖或者博格里亚湖,基本上也算是瞥见大草原“全貌”了。当然,如果有兴趣有时间,那么,多停留的每一天,去的每一个地方,也都不会浪费。我们的确在每个地方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最远和最后的桑布鲁,虽然游玩时间很短,但仍然收获了小花豹的大惊喜。
下面进入正题,把剩下的看图说话完成吧。
要说我们此行最神秘的动物,应该是犀牛吧。因为偷猎,野生犀牛的数量非常少,也让那个这种大块头的生物远离人类,我们完全没有机会近观它的尊容,更别提辨别黑犀牛和白犀牛的区别了。下面就是我们在纳库鲁看到的此行最近距离的野生犀牛了。
因为季节关系,纳库鲁只有小群火烈鸟活动:
迎面而来的水牛群。本来树丛中有一只鬣狗觊觎小水牛,可惜很快就被这些庞然大物吓跑了。
向博格里亚湖进发的过程中,会经过东非大裂谷和赤道。一提到大裂谷,地球的疤痕,就会以为它一定是无比壮观的,再加上《狮子王》里木法沙的惨死,更让人抱有无限遐想。可是,也许正因为它的大,峡谷底部宽阔又平坦,不管是穿行在下面,还是站在上面朝下望,都只是觉得就是面对一座正常的山崖,丝毫没有联想的余地。至于赤道,就是下面这个牌子:
博格里亚湖的火烈鸟果然不负期望,好大一片红红的铺在水上。只可惜这种鸟儿很害羞,一旦有人就远远地离开岸边。长腿长颈本就是一种优雅的设定,再加上鲜艳的粉红色,就更使得它们充满了谜一样的魅力。面对火烈鸟,我们深刻感到手中相机的无力,无论怎么拍,取景框中的画面都远远无法和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媲美。王勃诗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是当飞翔的本就如落霞般绚烂,那又是何等样的意境啊。
“落霞”群中有不少顽强的食府大鸟:秃鹳,比起容易受惊的火烈鸟,这些秃鹳显然更适应与人为伴,内罗毕市内也能见到,应该是被人类的垃圾堆吸引而去吧。
看似祥和的画面其实并不平静,野生动物们的生存压力一点儿不比人类小啊,随时都有捕食者的恭候,享受优先的一个瞬息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看看低调潜伏的鳄鱼君,第一张图中的烂木头摇身一变,就成了第二张图里食物链顶端的霸主,不费力气就逮住一只大鸟:
路边的长尾猴,这么标准的坐姿简直可以拿来入图谱了:
离开博格里亚的路上,看到私人保护区内圈养的犀牛,拍到了此行最清晰的犀牛写真,可惜是隔着栏杆的:
从博格里亚到桑布鲁又是一天艰辛的跋涉,路上经过一个瀑布。远远望去,瀑布边的树林中有一群疣猴拖家带口,跳上跳下,玩得不亦乐乎,真有点儿花果山水帘洞的意思。
桑布鲁是地理位置最偏的一个保护区,也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可能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偏远,这里有几种特产动物,虽然忙于赶路,在此处停留时间很短,但也算是见全了这些特产们。
先来一张细纹斑马,它的特点就是纹路更细更密,是不是看多了有点儿晕?
东非剑羚,长长的角非常漂亮,可惜拍摄的时候天色已晚,效果都不太好。它在阿拉伯半岛也有亲戚。
最有意思的还是长颈羚,长长的脖子,非常喜欢站着啃树叶,而且可以站很久。
酒店餐厅附近有个小水塘,经常吸引很多动物来喝水,这是一群找水喝的疣猪:
桑布鲁最大的惊喜就是遇到一只刚离开妈妈的小花豹,也许还不习惯独自捕猎,扑了一只老鼠,仍然吃得津津有味,从头到尾一点点啃掉,直到连最后一截尾巴都吞下肚去,才满意地舔舔嘴离去了:
上视频,iphone5拍摄,可惜也是天快黑了,不太清楚。
整理照片的时候又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视频,安博塞利拍的小象吃奶,大象妈妈百无聊赖,就用灵巧的鼻子卷起地下的草喂进嘴里。可惜那土地在我们看来实在是贫瘠,恐怕吃进嘴的沙子也要比草多吧?对于大象这么庞大的体格,如果靠搜刮这一星半点的枯草根,那得吃多少才够。
东北
哈尔滨第二天,最喜欢老道外,衰败却又真实地跟市民的生活结合,没有一丝造作。两条巷子被改造,像新天地,虽养眼,却失了那份个性和韵味,成为展览馆里的物品,超脱了日常和世俗。中华巴洛克建筑,折衷风格。只因是中国人建的?交谊舞比赛,优雅又欢乐,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和身体的律动,都透出一种自信和发自内心的享受。在中华巴洛克的包围下看京剧,看舞蹈,真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东北虎林园
最重要的,是传达爱心,促进人对动物的了解,从而激发爱心。也有一些细节体现出来他们对动物的爱,但是整体来看,却并没有很明显的信息,表明对动物的爱护和保护。
阿尔山
就景色来说,不亚于我在欧洲和美国见到的山水,之前对国外的环境有一种崇拜,一方面因为我对于中国大地的了解还相当不足,大学期间只是走走上海周边,毕业以后就马上飞往欧洲,见识了各种以前从来没想过的美好得令人发指的生存环境,一下子造成巨大落差。随着我对西方国家了解越多,也就是逐渐被资本主义洗脑成为有些“崇洋媚外”的过程。可见,无知的人是多么容易被人利用。也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由家长和老师教,由电视报纸里讲。这次旅行,对我而言,无疑既长了见识,又增进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时兴走遍名山大川,并用一枝妙笔记录下来,对那些没条件走天下的人进行一场教育,一方面燃起想像和憧憬,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尽量免做井底之蛙。然而,我虽然从小学课本里就读到《美丽的小兴安岭》,但想像终究敌不过眼见为实。不过,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造就了中国的很多东西其实离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很远,比如大兴安岭,它与我的距离,比瑞士的少女峰离一个德国人的距离还要远上许多。当然,我说的距离并不只是物理上的。我想,黄石公园大概可以承受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去玩?但中国恐怕没有一处自然保护区能做到这点。在欧洲旅行,最打动我的就是,所有那些美景,看上去仿佛都是唾手可得的,想要来一场享受,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不要付出太多。也许是在发达国家旅行过多,导致我对酒店和公共设施的预期过高,相对来说准备有点不足。而在景区开发和服务上,中国的景区总是有更多规则,也不如西方那样人性化。很多时候,都让人不禁怀疑游客到底是被摆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是摇钱树?是什么都不懂的外地人?有时候,感觉游客总是处在被管理、监督的位置,而管理员才是主人,他们负责制定规则,游客虽然付了钱,但只是买了一张进入别家大门的许可证,至于你能做什么,能得到什么,那全得主家说了算,你并没有半点话语权。其他地方就不说了,最让我惊讶的是在哈尔滨号称最老字号最牛气的西餐厅,看包装也是个高档消费场所,竟然洗手间里也是没有放纸的!别的不说,仅凭这一点,我就几乎失去了相信他家是个正宗西餐厅的勇气。
满洲里
对于没有出过国门的人来说,确实可以在这里一窥究竟。可是大多数建筑都有一股土豪气息,虽学西方,却也不免加入一些本地特色。不过整个城市看起来,的确是卯足了劲要建设成旅游城市,亮化工程和面子工程让市容赏心悦目,然后就是满街的俄罗斯和蒙古旅游纪念品店。
扎赉诺尔
区政府堪比欧洲的宫殿,周围一块全是风味十足的欧洲风格建筑。印象最好的是博物馆,虽然由于中午闭馆并未看到所有展览,但仍印象深刻,不光被它的内容,也被它的展览设计所打动。
敖鲁古雅
鄂温克族,养驯鹿。目前只要二百多人,被迁出大山,不允许打猎,种庄稼。驯鹿非常温顺,喜欢人。
根河,冷级
满归
是一个之前从没听到过的名字,但这个小镇却绝对有着一颗征服世界的国际心,小镇的入口就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当然是经过改良的“中华”凯旋门,旁边还立着一座访荷兰式风车小屋,走到这里,怎能不被亮瞎狗眼!进入小镇,一条主路虽不长,却修得平坦宽阔,加上几乎没什么车,简直像是个大广场。感觉得出来,这片我之前并没怎么留意过的土地,其实在旅游开发上花了很大的心血,一些挺小的地方都有很多景点,当然,在大兴安岭,想要造个景点并不困难,只要在山里开条路,铺也好,不铺也好,都有一番韵味,适时地修几个观景台,游人们便都乐颠颠地徒步、拍照。我们一路上投宿过的地方,不管大小,都发展出了非常蓬勃的旅游产业,小的地方主打旅舍和饭馆,大城市就再加上旅游纪念品和人文景点。再加上很多包车司机,其实这条旅游线路已经很成气候了。但总有些时候,还是会让人觉得开发不够,而这,主要也受限与当地的经济水平。之前提到自然与城市的距离问题,其实这个距离,不光是物理上的,更多的是文明的距离。我眼中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都还是比较原汁原味的,基本没有开发过度的弊病。但这也就意味着,来这里旅游,距离文明的距离也就比较远了,一些现代化的便利就无法享受。
进入奇乾路上的伊克萨玛森林公园,给了我们这些天来最大大震撼。许是天公作美,暴露在艳阳天下的姊妹湖和月牙湾,实在是让我们有种愿意在此地终老的感觉。
奇乾,第二次机会
在游记里看到奇乾,是个如天堂般的所在,所有人都把它誉为一生的回忆。可惜这样的地方,要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托关系,找路子,还要再加上一些运气才行。在我们终于进入这个如桃花源般的迷雾世界时,自然带着慢慢的期待,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人提不起太大激情。除了一处界碑,其他的风景,山,草地和牛群,都并没有比这几天所路过的地方高明多少。然而住宿和伙食却让人难以忍受。晚饭前的世界在山上转了一圈,就提不起兴子再去第二次了。然而,进来不容易的地方出去也很难,只能硬着头皮待到第二天中午。然而,命运的车轮又发生了奇妙的逆转,由于游客太多,我们就和一位大姐拼房。这位大姐已经在这里住了四天,她只用三言两语就燃起了我们对奇乾的热情,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结伴上山看雾。
幸运的霞光,还有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像过的美景。
真希望我到了这个年纪,也还有这样的激情,能像她一样,仍然拥有火热的激情,探索这个世界的人和物。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站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知道了一本叫做这个名字的书。
爱情白皮书
初识傅真的文字,始于一个同事推荐了她的博客。向来对喜欢旅游又喜欢码字的人充满钦佩,一读她的博客,马上就惊叹了: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啊!
相信大多数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周游世界。在所有可能的理想里,这也许是最普适的一个,不需要任何解释,单是读一遍这四个字,思绪就会被它的韵律带到很远的地方。在我小学、中学的毕业同学录里,在“理想”这一栏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正是这四个字。当时的我们,还很少有人有过离开家乡的经历,然而,周游世界的梦想,却已悄悄植根,无论何时何地,它听起来都是一件浪漫又激动人心的事。傅真和她的老公毛铭基,就是实现了这个梦想的人,不光实现了,他们还囊括了诸多最流行最让人羡慕的模式:旅途中相识,一见钟情,克服异地恋,步入婚姻殿堂,辞职旅行,环游世界,写博客,出书…… 多么传奇、潇洒的故事,任谁听了都会心潮澎湃一把吧。
源自对傅真博客文字的崇拜,看到Kindle上架了《最好金龟换酒》的电子书,就买来一读。他们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一年多的环游,始于墨西哥,终于西藏。我虽算不上资深驴友,但也自诩有一颗强大的好奇心。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不能拥有他们那样的旅行?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疑问,想要进行一场环球旅行,除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还需要些什么呢?
随着真和铭基的步伐,书的章节也很快进入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尼加拉瓜……当这些陌生的地名一个个在我眼前展开,世界另一头的神秘面纱正慢慢隐去,危险和贫穷赤裸裸的暴露,身体和精神的挑战轮番袭来,当然,与至艰考验相伴的,那是绝美幻境。
就在他们结束中美之行,踏入哥伦比亚之时,我朝三暮四的老毛病又犯了。因为书中不断提到两人在西藏相识相恋的传奇经历,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找来交代他们爱情前世今生的《藏地白皮书》,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窥究竟。不得不承认,《金龟换酒》的世界更精彩,像大气磅礴的激流,惊涛骇浪之中总会展现不落俗套的惊喜,但《白皮书》则像一条涓涓细流,虽没有大起大落,却直接流进心底深处,诠释最真挚的情感——爱。
在我看来,《藏地白皮书》就是一本爱情启示录,两个主角娓娓道来,将十年前的那场相遇,一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妙的是,随着这个相识、相知的过程,他们仿佛上演了一场真人秀:看,完美的爱情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读到他们的文字,我简直不能相信,世间会有如此美丽的邂逅。
跟周游世界一样,大概所有人也都期待一场完美的爱情吧。然而,如何才算是完美的爱情?这就比一次旅行要复杂得多了。追求爱情的人很多,于是就有更多人试图“教”我们怎样去爱:长辈们的现身说法,影视剧的狂轰滥炸,相亲解惑节目的据理剖析……看得越多,却越迷失在理智与幻想的八卦阵里。爱情,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状态,却又离不开现实的点滴琐碎。这世上有那么多邂逅,却没有一次可以复制、可以重来。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最适合的也必然无法从别处照搬,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如何追求?毫无疑问,白皮书里就有一种答案。我从没见过更完美的爱情故事,也没读过更浸润人心的文字。
合上《白皮书》,再回到《金龟换酒》,继续追随他们的脚步,就仿佛灵魂出窍之间经历了一场顿悟,故事还在原地,我却已走过万里。
在我之前的印象里,中美洲是存在感极弱的弹丸之地,南美才称得上魔幻现实世界,然而,傅真的故事里,中美洲却占去几乎一半的章节,于我,这也是人文地理的教科书。一直都觉得完美的旅行是自然加上人文,只有了解发生在这里的事,认识住在此地的人,才让山川、城市都有了意义。旅行的收获,不光是见识了之前没见过的事物,也包括思考了之前没想过的问题。傅真的游记就满足了所有这些要求,我不光跟着她学习没听过的地名,见识没见过的风景,认识不一样的人物,同时,还思考很多从没想过的问题。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旅行,就像是一次洗礼,相信再怎样倔强和麻木的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继续做回出游前的那个自己。在即将离开拉美之时,傅真写道:“出发前我对生活有诸多不满,然而现在的我心中更多的是谦卑和感恩。” 是的,仅仅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也能感受到那荡涤灵魂的力量,让人变得更纯粹,更坚定。
应该很少有人会进行一场环球旅行,但每人每天都走在人生的漫漫长旅上,希望书中的这句话能带给你一些勇气:“旅行的魅力之一就是这种‘残忍’的蛊惑——眼前是荆棘密布,尽头是绝世美景,你还来不及考虑得失,已经鬼迷心窍地迈出了痛并快乐着的第一步。”
摄氏度,华氏度
相信很多初到美国的人最先吐槽的,就是他们使用的英制计量单位,哪怕没到美国,在书上电视上看到各种英制单位,也总是一头雾水,查了忘忘了查,紧接着就开始冒火,怎么就有人这么一根筋地要跟全世界过不去呢?
不光换算公式记不住,就算是死记硬背记住了,到用的时候也还是只能黯然打开计算器,心算跟不上啊…… 就说温度吧,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怎么换算?公式如下:
华氏度 = 摄氏度 × 1.8 + 32
摄氏度 = (华氏度 - 32)÷ 1.8
使用华氏规则,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华氏32度,沸点是华氏212度,是不是很奇葩?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我就搜了一把,维基中文里面这样记载:
科学家华伦海特用三个温度来标识他的这种温度计量方法:
1. 由冰、水和氯化铵组成的混合盐水,是当时能得到的最低温度,标记为0度。(这个完全可以理解)
2.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标记为32度,这是因为华伦海特当年38岁,他在母亲70岁生日那天发表华氏计量法,于是用70减去38等于32度。(神马!有这么随性的科学家?)
3. 第三个刻度是96度,是他的体温。(逻辑何在……)
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就按捺不住了,这到底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啊?中文维基就提供了这么点信息,于是我就继续猎奇,切换到英文维基,信息量果然增加很多,但是一番研读,却把刚刚升起的好奇心谋杀殆尽:里面半句也没有提到过华伦海特的母亲大人…… 至于刻度值为什么选得这么奇葩,倒是解释得挺清楚,只不过那解释太科学太周详,我也没兴趣复述了。
摄氏华氏的纠葛暂且不提,英制单位中的其他计量也都是个个让人抓狂。至今仍然很不习惯连“茶匙(tea spoon)”、“汤匙(table spoon)”和“杯(cup)”这种变化多端的东西也会出现在单位的位置上。
如果单说公制和英制之间不好换算,也就罢了,除了我们这样的外乡人,土生土长的美帝人民一般也不考虑换算的问题。但如果认为他们毫无压力,那我是果断要怀疑的。虽然不需要换算公制,但英制内的换算总会碰到吧?
我们的长度单位是米、分米、厘米、毫米;体积单位呢,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立方毫米,换算起来不管是10还是1000,除了位数多点,其他也没啥问题,相信大家小学时都觉得单位换算是送分题吧。但如果你以为英制单位的大家庭也这么和谐,那就太天真了,这里不得不举一点反人类的例子:
长度单位:
1 英里 = 1760 码,1 码 = 3 英尺,1 英尺 = 12 英寸(有谁能算出来1.5英里等于几英寸的?)
用我们的语言解释一下:
1 英里 = 1.609 千米,1 码 = 0.9144 米,1 英尺 = 0.3048 米,1 英寸 = 2.54 厘米
所以你一定能理解,我为什么早就放弃了英制单位换算这件事,对心算实在是没自信,就不用折磨自己了。
再来看看体积界,如果你认为长度的立方就是体积,那么世界就太美好了。
液体体积单位:
1 美式加仑 = 4 夸脱 = 8 品脱 = 16 杯 = 128 液体盎司 = 256 汤匙 = 728 茶匙,
与我们的关系是:
1 美式加仑 = 3.785升,1液体盎司 = 30毫升。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于体积的计量,英式单位和美式单位是不一样的,而美式的固体单位和液体单位又不一样,而且体积领域的单位多如牛毛,看得我头晕眼花,不知是他们文化的哪一面,让美国人如此热衷于区分各种不同的体积?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参考下这个链接,顺便验证下里面内容的真伪,我也不确定这版本对不对。
有没有发现,美国人在度量体积,尤其是液体体积的时候,很喜欢用二进制,这是不是他们计算机产业如此发达的原因呢?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想问一个问题:美国到底为什么要用英制单位?不过我不是要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想推荐一篇知乎的问答吐槽帖,实在是太欢乐了,不得不分享一下。
囧对话
离开米国前的倒数第二个礼拜,第一次有机会和印度阿三哥一起出台。以前从来没和印度人正经地聊过天,而印度,又一直是一种迷雾般的神存在,我免不了问了很多初级的问题满足一些好奇心。于是,我们就开始互相普及基本国情。
阿三哥:中国圣诞节放几天假?(后来我发现,他只是想抱怨美国只放一天假这件事,印度公休假太多了)
我:我们不放假。
三:(极度惊异状)为什么?
我:(莫名)因为那是中国……
三:但是你们有很多天主教徒啊!
我:(…)哪有,不是啊,中国天主教徒很少的。
三:你不就是天主教徒么?
我:!!!什么???我不是啊!(轮到我惊诧了)
三:(更加不解)那你为什么叫Cathy?!
我:@#¥%……
三:那中国人婚礼上为什么穿白纱?!
我:&*^%¥#……虽然我们穿白纱但从来不去教堂好嘛, 我们只在酒店摆酒好嘛……
三:所以Mike也不是天主教徒么?
我:(拼命点头)对啊对啊,中国人大多不信教,不要被他们的英文名蒙蔽了。
三:(无奈)原来这样啊…… 我一直都觉得奇怪,怎么中国人那么多都是天主教徒……
……(此处略去若干字)
三:那你们的庙里供的什么神?
我:大多数是佛祖。
三:但佛祖是素食者啊?(他狡猾地笑了一下,他也知道素食者在中国并不好过)
我:……所以我告诉过你嘛,中国人大多不信教。(我们才不像你们,全国人民都不吃肉,吃肉的还不吃牛和猪……怪不得佛教在印度那么小众,你们都爱跟自己过不去啊)
三:那你知道佛祖是怎么成为佛祖的么?
我:知道一点。
三:我也知道一个版本。事实上,在印度只流传着一个版本,但我觉得那不一定是真的……
我:……(满腔疑问,什么意思呀,跟我探讨佛教起源?但是我不知道释迦摩尼和菩提树用英语怎么说,所以决定用沉默扼杀这个话题)
我一直以为,在认识了 Extra Li(李多余)之后,外国友人们会对中国人的英文名有个正确的预期,不会太认真对待。显然这个阿三哥还没学会这一点。现在他遇到了叫Cathy却不信教的人,知道有人穿白纱却在酒店举行婚礼,还有人一边拜佛一边吃肉…… 什么时候,中国人变成这么尴尬的形象?
也许,他们终究无法理解,英文名这个东西在中国存在的原因和诉求。窃以为,这与中国在近代史上所受的极端屈辱造成深入骨髓的自卑心理有关。可是,我们所谓的“常见英文名”,有多少是没有宗教色彩的呢?本来是一种趋同的迁就,却变成了拙劣的模仿……
英文名暂且不说,那么,白色婚纱和西式婚礼的压倒性风靡,又是怎么回事呢?三哥对我说:我们都是很注重传统的国家,所以很多事情容易互相理解。当他告诉我他不想在美国工作是因为离家太远,他想待在每个周末都可以飞回家的地方,那是我最震惊的时刻之一(要知道他未婚没女友,他指的是父母的家),我说你真是太特别了,要知道在中国,这种话只有我对人家说的份儿,不可能有一个男的对我如此倾诉。我同意中国和印度有很多共同点: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屈辱的近代史、还有正在涌起的移民热潮。这两个国家,都卯着劲儿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站起来了,也许就因为这些共同点,让我们在政治上一直都是竞争对手,无法成为朋友。我知道,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一脉相承,这一点没有其他国家可以相比,但是,今天的中国人究竟是不是注重传统?这点我却不敢肯定。当然在这位外国友人面前,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啊是啊,我们都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所以也看重家庭,不像这些西方人,完全不把父母放在心上~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看书总是拖拖拉拉,看了一半的书可能会被搁置一边,然后开始看另一个半本,再看另一个半本……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记得,哪本书是看过一半的了。龙应台的这本《大江大海1949》就是这样,我已经不知道第一次翻开它是什么时候,只知道它已被尘封许久。
我并没有超强的记忆力,隔这么久之后再次翻开这本书,前面的故事,已在我记忆里支离破碎。所幸这书前后依赖并不强,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拿来读,并且依然很吸引人。从书名就看得出书里的故事是什么年代的,这样的故事由一个台湾人笔下写出,无怪乎我在豆瓣上都搜不到它。
感觉得到,作者做了很大努力,想要拨开迷雾、摒弃成见,讲述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不是教科书上的大事记,而是很多小人物的生命抉择,很多家族的悲欢离合。
以前没有读过龙应台的文章,但在这本书里,处处充斥着一股柔软的力量,不似摧枯拉朽的狂风巨浪,却如润物无声的毛毛细雨,娓娓道来之间,就让人的心,变得纤细、温柔。用作家自己的话说,那个年代,“天崩地裂,死生契阔”。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而每一个被历史车轮碾过的家庭和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看过天崩地裂,走过死生契阔,那些故事,多半都已尘封,深藏在僻静的角落。这本书想要做的,就是在那一代人集体离我们而去之前,抓住那小小的尾巴,告诉人们,那个年代,在烽火连天的背后,渺小的个人,究竟是怎样存在着。
读完之后,忍住深深的叹息。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发现这本书是引起很大争议的,有人说她修史不正,有人怨她偷窃成果。看多了现在互联网上的口诛笔伐,对于这些争议,反而觉得正常了。要想没有争议么?那除非你的东西没人看到。
读了龙氏的文章,我才注意到,自己对那个年代的认识,原来是那么贫乏,而且很多都来自于影视作品里的呈现,几乎从没有认真思考过。离我们最近,影响我们最大的一段历史,在我心中,血淋淋地残酷,却也冷冰冰地简单:它是地道战、地雷战的同仇敌忾;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是董存瑞、邱少云的壮烈牺牲;是“烈士的鲜血染红国旗一角”的口号。所有的人物、事件,都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我忽略了,那段历史,其实应该是最有血有肉的。再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一九四九是个大分水岭,决定了现代中国,以至香港、台湾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一切,都是从六十年前开始的。如果要在二十世纪挑出最重要的一年,我会挑一九四九。”她说六十年前,因为这本书是2009年出的。
龙应台在台湾出生,所以一开篇,她就以“失败者”的后代自居,这本书,就是一个自称为失败者后代的人,观察、思考后,展开的一幅历史画卷,所不同的是,这幅画卷透过一个个小水滴的折射,用鲜活的生命和丰沛的感情,诠释了大江大海。
有些历史,不该被忘记,哪怕,它是出自台湾散文作家的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