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癌症,在现代是一种关注率大增的疾病。以前总觉得它虽然严重,但离我还很远,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和身边的传言,这个死神变得有一点“司空见惯”起来。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的报告,2008年一年中,全球共有一百三十万例新诊断的癌症病例,预测这个数字还会持续增长。癌症有很多种,所有病例中,比重最高的五种类型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和前列腺癌,这五种加起来就占了总量的48.3%。

跟其他疾病一样,在没有跟癌症遭遇之前,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怎样才能预防它,使我们在有生之年不必跟这个死神面对面地较量。每一种癌症都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有些好预防,有些难预防。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CRI)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大概有33%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只需要通过一些比较容易做到的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相对于庞大的总量而言,这个比率已经不低了。幸运的是,这项研究也有中国学者的参与,所以在他们的网站上能够找到详尽且图文并茂的中文报告,这次不需要我自己翻译啦。对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此链接中寻找真相:

http://www.dietandcancerreport.org/expert_report/recommendations/index.php

先说肺癌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是最大的致病因素,对于不吸烟(包括二手烟)的人来说,饮用水中含有的砷也会诱发肺癌。

其他几种癌症都不像肺癌这么直接地和某一种活动(吸烟)相关联,影响因素要更加复杂一些,这是个很大的课题,这份报告关注的主要是饮食,报告中给出的基本建议是这样的:

这其实基本上也就是健康饮食的标准,不管是预防癌症、糖尿病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在饮食方面的指导其实是大同小异的,而这份建议其实也有综合考虑,并不仅仅针对癌症。一些补充说明:

  • 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运动量和食物方面的一些建议其实也都指向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腰围,有研究表明腹部内脏脂肪含量高的人,血管硬度更高,所以不光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大。
  • 对大多数久坐工作的人来说,应该尽可能多地增加运动量,当然也包括做家务、爬楼梯什么的。体重并非健康的最重要标准,必须加上运动量一起来评判,不管是偏瘦、中等还是偏旁身材,只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都可以是健康的。
  • 对于具体的运动量,建议至少平均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相当于快走),随着体能增加,可以达到平均每天一小时或更多。如果是跑步或者打球之类高强度运动,可以换算成大约两倍时长的中等强度运动。
  • 素食比肉食更加健康,囧~
  • 尽量减少钠的摄入量,主要反映在食盐上,每天不应摄入超过5g盐。
  • 关于酒精摄入量,从癌症的角度来讲,最好是零。但是少量的酒精饮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所以综合考虑,建议是可以喝的,但是量一定要控制。男人每天不多于两杯,女人每天不多于一杯。这个“杯”的概念,是跟酒精度有关的,啤酒的话基本就是一听。具体参见这个图,不过是英文的,没翻译,对比下面的酒精度就能看懂了。
  • 千万不要迷信膳食补充剂,而应该努力从食物中获得所有的营养物质
  • 女性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 保护环境。据统计,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导致了1-4%的癌症。(我个人对这个数据比较有疑问,这数据恐怕很难做到准确,但环境污染跟癌症有关是肯定的)
    报告中还有一张很细致的图,对很多种食物和生活方式,按照癌症类别标记了影响程度,绿色代表降低癌症风险,红色代表增高风险,深色代表证据充分,浅色代表可能性大。大致看一眼就会发现,饮酒和肥胖绝对是癌症的重灾区呀。比较有意思的是,成年身高和出身体重竟然也有贡献,这让高个儿们情何以堪呀……

 

 

很多人都觉得我的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云游四方,不管远近,不论做什么,对很多人来说,只要能离开一成不变的办公室,去不一样的地方,见不一样的人,就很酷了。但是,正是这个看起来最吸引人的优点,却也可能同时就是这份工作最痛苦的一部分,那就是——在路上。

概率论告诉我们,不论多么小概率的事件,只要尝试足够多次,都会变成必然。更何况,对于旅行者来说,晚点、堵车,甚至自然灾害,本就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最让人心焦的,无非是在机场等待的时间,希望 - 失望 - 一点点希望 - 再失望 - 硬着头皮继续希望 - 噩耗再次传来。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就在这样的循环里煎熬着,如过山车一般上下几个来回,基本上就失去知觉了。所以,晚点时间越久的航班,那些等待的人们,看起来越是一脸平静,各做各的事,只有领盒饭或者抢电源才兴奋一下,其实,那并不是平静,而是麻木,精神和心理的双重麻木。反而是刚刚通知要晚点,或者晚点时间并不太久的航班,常常会出现一些义愤填膺的人,要么跟工作人员理论,要么兀自骂一番,总要发泄一下心中的火气才肯罢休。

我以前很少会丢东西,所以一直自认为是个细心且井井有条的人。但是旅行次数多了以后才发现,所谓的细心,也只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人并不是机器,不可能每次都分毫不差,就算是机器,也有使用寿命跟故障问题。一开始,发现自己忘带或丢了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很暴躁,像是一台自视甚高的机器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程序也有缺陷,一时有点儿不能接受。但后来,错误一次次发生,暴躁就慢慢变成了接受。最离谱的是有一次出差把手机拉家里了,虽然那时候我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玩俄罗斯方块,没有任何智能功能,但也不是说没就可以没的。

人不可能一直跟自己较劲,总得找个借口开脱一下,于是,当我把丢三落四定义为概率事件之后,丢东西这件事,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看看,概率论又应验了,虽说主席有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但人总拧不过自然法则呀~

我猜凡是经常旅行的人,都有着比较粗大的神经,就算本来神经细腻,也会慢慢被各种极品小概率事件矫正过来,如果不能教自己进入麻木状态,那可就离真的崩溃不远了。我相信,如果把同事们的旅行囧事搜集起来,肯定能编成一本不错的《人在囧途指南》,帮助还没有习惯的人们适应起来,及时脱离窘境。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帖子,解释机场航空管制背后的原因。我不知道那帖子里的说法是不是正确,虽然发帖人明显是想替机场和航空公司开脱,但在我看来,管制的原因无非是这几样:1. 天气原因。2. 特殊人物或活动导致管制。3. 任何其他因素,突发非突发,自然人为都有(比如机械故障,跑道占用,鸟类影响等)。第一个原因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能接受能理解。但第二跟第三个原因,基本就跟北京城的堵车是一个道理了。领导出行,肯定要交通管制,其他人就得在一边乖乖排队。那么领导不出行的时候呢?其实还是有堵车:有事故会堵,高峰期会堵,重要路段会堵,大型活动的附近会堵,就算这些都不是,你就敢说不会堵么?

公路堵了,可以设红绿灯,修地铁,建高架,加公交,限号限行,提高收费…… 其实,机场面临的问题也差不多吧,航空公司多了,航班多了,旅客多了,怎么办?第一招就是加个红绿灯,大家排起队来,这就是乘客听到的“航空管制”吧?不过这个红绿灯要考虑的因素很复杂,航空公司、航线、旅客、人员配备等等,到底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限,学问可深了。无知的乘客们,就算有飞常准,有航旅纵横,又怎么可能预测得到这里面的门道呢。

第二招就是限行,经常看到航班取消的消息,当然我无从知晓这些航班到底为什么取消,但我猜,应该都是乘客比较少的航班吧?我坐过的国内航班,基本上都是满的,国际航班人少的也不多见。万一有个把人少的航班,是不是就会被取消,给其他航班让点儿位子出来呢?

之前听同事说北京在修新机场,因为首都机场的运量已经迅速超过了设计预期,我估计上海的两个机场也差不多吧,每次新闻上都说客流量多么大,在国际上排名多么靠前,但是又有谁会想到,那每一个增加的数字,背后可能都有一次晚点?

以前曾经希望航班能多一点,这样出行的时候更方便,现在看来这想法真是目光短浅,如果人人都开车,那就不存在出行了,直接马路变停车场怕都不够。所以现在,我希望航空公司能少点,航班也能少点,让点位子给领导,让点位子给故障,让我们还能在天气允许的时候有个畅通的航路。(虽然我也知道这看起来就像希望人类回到原始社会一样不现实……)

不过我一点儿也不了解机场运作,所以这番话大家可别当真,这些都是被晚点逼到崩溃又麻木以后的胡思乱想。我也不是要讨伐航空公司或机场,正如帝都的堵车,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谨以此文纪念我这被毁掉一半的周末,和所有那些在路上的时间。

小时候,被问得最多,作文写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将来想做什么”。说大了,叫理想,说小了,可能只是一份工作或一个爱好。面对这个问题最频繁的时候,应当还是小学时代吧,在那个时候,就发现我的理想总是变来变去,今天看到这个好,明天觉得那个棒,只有一个未来真的规划不过来啊~

若干年前在德国的时候,看《一升的眼泪》,里面主人公的妈妈是个营养师,当时就被这个职业给打动了。心想我如果能做个营养师多好,听起来又健康又有用。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知道有这种职业,又或者是因为不会做饭的人在德国想弄点好吃的真的很操心……

一旦回国,各色美食唾手可得,所谓健康、营养的诱惑立马退散,这个“梦想”也很快随之消散了。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其实也不短了,应该是最近一两年吧),因为松鼠会认识了云无心(某食品科学科研及科普人士),又适逢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每次看云大的文章,都仿佛是在乱石岗中找到一条小径,顿时有了底气,不慌张了。也是我又土了一次,认识云大之后才知道原来食品工程是这么有意思的一个专业,真是羡慕嫉妒恨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那么我就要做一个云大俠这样兼济天下的人。

幻想先告一段落,还是来看看现实吧。事实是,我一直对饮食控制怀有各种不屑,从小就养成无肉不欢的习惯,对很多小零嘴也是毫无抵抗力,常常是一口气吃光才肯罢休。不过,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准的提高,我不能确定有多少人迈过了小康的门槛,但大多数人,早就把“营养不良”甩得远远的,迈入“营养过盛”的新纪元了。

还没想过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要如何度过,但不论怎样,肯定没有人愿意跟病魔来一次长跑比赛,也没有人愿意躺在医院监护室里、迷迷糊糊连家人都不认得。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跟癌症搏斗的故事,然而,越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就会留下越多的唏嘘遗憾。

不考虑那么远了,先看眼前吧。作为一个八零后未孕人妻,我首先希望的就是顺利的生产,不管那会是在未来的什么时候。然后,在小孩儿喜欢上窜下跳的年纪,希望我能够陪他/她一起疯。在我小时候,大人们的主要任务其实是工作和家务,小孩都是跟小孩一起玩,但是现在,家务越来越少,小孩也越来越少,在越来越多的工作的间隙,最让人舒心的肯定就是做孩子眼里的“超级英雄”。再往后,等我的孩子长到我的年纪,希望我还保持着周游世界的体力和心情,保持着尝鲜的好奇心,那时候,不管是故地重游还是探访新境,都一定会别有一番风味。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周游世界,只是如果我还能够完成长途旅行,那么肯定也能胜任日常活动和游戏。再后来,我希望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得越久越好,直到我的孙子,我的重孙,我都能够成为他们生命中有益的一部分……

打住打住,我绝对是理想作文写多了,到现在还保持着如此猛烈的惯性。想得再怎么好,还是得回到眼下,就算再喜欢吃肉吃零食,我也不可能为了它们放弃以后几十年的美好计划。那这个计划怎么执行呢?首先,关爱自己的身体,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灵活的头脑,那么其他都只是个时间问题。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得范围太广了,就先从饮食开始吧。

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有图为证。这张图是从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网站上抓下来的,原本是英文,我翻译了一下。以前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会给父母带一些打着“保健品”幌子的膳食补充剂,不远万里折腾不说,价钱贵不说,他们还不一定吃,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该补什么,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就只能被广告俘虏了。这次,我决定把这张图送给他们,都说送礼送健康,但健康并不是简单的“吃药”,它需要的,是我们每一天,每一餐的用心对待。

之所以选择这张图,一是因为餐盘的设计比我们常见的金字塔层级图好太多了,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哈佛大学发布的信息多少也代表了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而且这张图的信息又细又全,包含了我们很容易漏掉的油、饮料和运动量。

稍加补充总结:

  • 蔬菜水果是最健康的选择,但是多样性很重要,一定要注意颜色哦~
  • 牛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同样需要控制。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脱脂奶 优于 低脂奶 优于 全脂奶。牛奶里的脂肪可是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不过这点在中国实行起来有难度,在我家附近的小超市基本上很难找到低脂奶,零脂的就更没有了。就算是在酒店吃早餐,一般的低脂奶也都是冰的,只能考验胃的忍耐力了。
  • 果汁的健康意义远远比不上水果,它虽然包含了水果当中的维生素,但是含糖量很高,同时也失去了对我们很重要的纤维素。千万别被商家炒作的果汁热冲昏了头脑哦。还有,其他含糖饮料是最差最差的选择……
  • 肉类就简单了,在健康方面来说,基本上是:无肉>白肉>红肉>咸熏腌等一切处理过可长期保存的肉。
  • 全谷物指的是未经去皮加工,带麦麸的谷类,人类的科技进步又一次给自己挖了坑……全谷物包含麸、胚芽和胚乳(就是白米粒),营养丰富不说,还能减少肠胃对淀粉的吸收。不过这一点我觉得比不吃肉还难做到……
  • 对于食用油,由于中西烹调方式完全不同,低温烹调的话,优质橄榄油比其他油种有一些优势,但是对于中国人喜爱的高温烹调方式(比如炒菜),橄榄有跟其他植物油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炒菜时选择植物油优于选择动物油。还有,橄榄油对婴幼儿属于“劣质食品”。关于橄榄油的细节,我崇拜的云大俠有一片文章细细道来,有兴趣请参照: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4118
  • 反式脂肪酸也是个大麻烦,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里都包含反式脂肪酸,比如饼干、蛋糕、油炸食品、巧克力、奶制品等等。所以说,最好每餐都是新鲜食材烹调而成的,尽量别吃加工食品。关于它的细节,可以参考云大的另一篇文章: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0017
  • 最后,健康不只取决于饮食,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也是必须的,不管什么形式,持续多久,动起来吧~

在这个五月里,还有一件事情发生,那就是肥嘟嘟君的离去。在我这个很不会交际的人投身于最繁忙的一场交际时,肥嘟嘟君终于狠了心离开SAP的大家庭,留下一句“苟富贵,勿相忘”的豪言壮语,毅然奔赴美帝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同时也投身到价廉物美无剪切上映快的原声电影市场。我们各自都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我是固守,他是进取,虽然没有送别晚餐,但依然是发自心底地为他高兴。

许是因为去德国的行程不同步,虽然我们名义上同属开发组,很长一段时间却都不熟。在不熟的时候就收到了他推荐自己电影博客的群骚邮件,同时还提供一些资源下载。由于微软博客系统的关张,这个很重要的历史遗迹现在已经不见,转而被我们的“骚与影”取代。时间过去很多年,当年一派繁荣的博客许多都已是门庭冷落,只有肥嘟嘟君还一直笔耕不辍,这份坚持,相信会打动很多人。

除了电影,我收听到关于他的广播还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他就像一本会讲话的历史地理百科全书,二是他一刻不停的疯狂旅游计划。现在想来,这两个特点都跟大卫完美匹配,自从神之大卫加盟我司,肥君历史地理旅游帝的身份就屡屡遭受挑战。在大卫还未出山的那些日子里,肥君大约一直都有一种独孤求败的寂寞感吧。

后来终于跟他有点熟了,总是听到他自谓“害羞”,但害羞这两个字,还真的跟他不怎么搭界,除了在感情这事儿上守口如瓶,稍开玩笑就会暴躁脸红,其他方面,肥君的交际能力绝对让我叹为观止,要说他的旅伴、桌游伴、电影伴,我们那个年代的CoE组织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了,这当中女性朋友的数量也非常可观。就是这样一个交际范围毫无边界的人,竟然还坚持要当“害羞君”,也许,每个人性格中都有矛盾的一面。

多少次,我们一同慨叹前路迷茫。我终究也没能走出另一条路,而肥君,此时应该已经习惯了大洋彼岸忙碌却定然充实的生活,可见,行动力高下之别并不单单表现在旅行和娱乐上。

没有缘分见证他作为一名苦读的学子是什么形象,却屡屡在脑海中猜想,那跟作为同事的他,一定有很大不同吧。

刚过去的这个五月里,有好多次感叹日子过得漫长,常常是一天一天数着日历上的数字。这么漫长的五月终于还是走完了,六月的第一个礼拜开始于儿童节,结束在加班的周末,刷地一下回归了高速,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五月里,我的人生算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吧,经历了婚礼和数场婚宴,全面正式步入人妻行列。凭借一部小视频,一向低调的我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小小地高调了一下。也不是说从来没有憧憬过婚礼,但基本上也从来没有对这件事热血过,于是,就一直处于一种很纠结的摇摆境地。每一件事情,初步想想,基本上是能拖就拖能省则省,事到临头,却突然又会生出一些小纠结小幻想,觉得不认真对待一下还挺难给自己交待的。所幸我真的太懒,也没有太多时间用来纠结犹豫,很多事情,只能是速战速决。

回想一下,婚礼这件事,真的是女人比男人上心,女方比男方看重。所有人里最最看重的,当数我妈了,身处传统思想还占据主导地位的榆林,我又是属于间歇性小幻想的情况,妈妈就义不容辞地成了这整个事件中最操劳的一个人。她一方面要协调我这个不靠谱的女儿,教导我应有的礼俗规范,一方面要跟唯“习俗“至上的七姑八姨讨教交流,以满足父老乡亲的预期,另一方面,还要跟几乎“无视传统”的我的公公婆婆沟通,而这每一拨人,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很难协调统一。说到这里,我对公婆的所谓无视传统屡屡暗自庆幸,虽然在妈妈眼里这反映在结婚这事儿上就约等于礼数不周,但结婚毕竟只是一次性的事,那些七姑八姨父老乡亲,他们虽然每人都有一套对风俗习惯的解释,但也就是看个热闹八卦一下罢了,何苦要费心讨好那么多人呢?

不过,这只是我回家之前的想法,那时我总觉得,妈妈的压力那么大,都是这帮人七嘴八舌说出来的,你说要这样,我说该那样,妈妈又想要一个所有人心中不说完美,至少也是圆满的婚礼,这哪有那么简单呢?

回家以后,我才知道,其实他们看的不只是热闹,图的不只是八卦,传统的力量不单在嘴上,更在心里。打从我回家,就有一大帮叔叔舅舅姑姑姨姨们在帮着张罗各种事,有些人我甚至叫不上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去采买爸妈交代的任何东西,还在我家宴客的时候塞满厨房忙了几个小时,却因为停电连口水都喝不上。连我一直默认为是大男子主义的北方男人,大我几岁的几个叔叔,都在厨房洗碗擦碟,却不让我插手。在任何一个时间,我仿佛都是最闲的那个人,看着所有人为我忙碌,吃着他们做的饭,用着他们买的东西,有任何要求都只要开口就好。就连结婚当天,当我起床的时候,家里已经塞满来帮忙的人们,厨房里早就忙得不亦乐乎了。为了我的婚礼,他们每一个人付出的劳动都比我多,只有我这个新娘子,非但不干活,还专门制造了无数的活给别人干,走到哪里都得有人前后张罗,好像不这样就不能成为新娘子了。

不光是我家乡的父老,从我们拍婚纱、拍视频,到后来的每一个地方,办的每一场宴请,都有很多人帮忙。家里一场大的,十堰一场小的,上海已经结束的两场,还有马上来到的第三小场,几乎没有一场是我亲自去看过场地,点过菜,采买过东西的。当然也要特别感谢拉里同学,在我频繁出差之际,独立挑起了很多让我头疼的活。之前每每想到我们这样的行程和安排,都有种崩溃的感觉,但现在,一场场走过之后,才发现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有那么多人都愿意帮忙,这份感动,要比我们结婚这件事情本身来得更深,而且它跟仪式流程、规格大小都没有关系。

在所有人里,最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妈妈,虽然八零后这代人都是沐浴在父母的恩泽中长大,但我还是觉得我的爸妈对我和妹妹的付出比其他人还要更多。一方面因为他们要养育两个小孩,另一方面,我真切地感受到妈妈的勤劳造就了我的懒惰……婚礼之前,曾默默地希望婚礼上妈妈跟我都不要哭,但也没敢跟她讲。婚礼前一天在家宴客,之后又去酒店彩排到很晚,回家已经过了半夜,我当然不会告诉你们我竟然失眠到熹微初露,而且我知道,妈妈是彻夜未眠。第二天,在婚礼现场才发现,爸妈的情绪其实并不是嫁女,而是春晚导演看春晚的心态,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流程顺不顺利,招待周不周到,气氛热不热烈。直到婚礼当晚,我们在酒店搓起麻将,妈妈才终于在家安心地休息。我无从知道,当我匆匆回家又匆匆离去之后,妈妈看到那个布置好却只睡了一晚的闺房,会是什么心情,我只想她知道,女儿还是她的女儿,并没有变。

在北半球阴风怒号的寒冷季节,能够躲去南半球沐浴明媚阳光,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这就是我去年十一、十二月的幸运之行,在这个安逸国度的安逸城市里,享受了五个星期的春天,这么长的春天,在上海应该已经绝迹了吧。不过要说是春天,也不完全就是春天,当地人的话说:别处都是一年有四季,我们墨尔本是一天有四季。要我说,一天有四季倒也不确切,应该说一周有四季,那就八九不离十了。在这种独特的临海沙漠气候下,才格外意识到天气预报和温度计的重要性。

当地还有人告诉我们说澳大利亚上空的臭氧层是有空洞的,所以这里的太阳格外毒,他们涂绵羊油来保护皮肤。回来后在网上搜了一下,臭氧空洞貌似还没到澳洲,只在南极上空而已,但澳大利亚的皮肤癌得病率的确是非常高,那大概要归咎与他们对日光浴的酷爱了。

在墨尔本过了五个周末,看得最多的还是动物,从来没见过一个城市,能有这么多的动物园,仿佛散布在每个角落,不经意间就会路过一块块动物园的指示牌。也许,整个澳大利亚就是一座大的野生动物园,人就像是外来客,这片土地上与动物共处。没有自驾过,所以并未深入荒蛮地带看路边的袋鼠和考拉,但就在各色的动物园里,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友善与和谐。

不知是不是以前玩得太粗糙急躁了,在墨尔本,放松许多也细致许多,去一个地方之前往往要把官网搜出来研究上好几遍,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甚至美术馆,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免费导游项目,有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为大家讲解、演示,听着他们如数家珍的讲述,一下子就会被那满腔热情所感染,觉得自己和那些动植物同处一个星球,能看到它们、了解它们,实在是件让人愉快的幸事。不过因为都是英文讲解,所以碰到植物和冷僻的动物,基本上就不知所云了……

上图之前扯点别的。在墨尔本经历过两个团的一日游,宏城(GrandCity)和网通(AUBEST),宏城的一日游绝对是白菜价,但是团大,车子也比较差,行程安排上也是走马观花,尤其是大洋路,我们去坐了直升飞机,就连去海边的时间都没有了,还好录了视频留念,不然还真不知道到底看了什么。相比之下,网通要贵不少,但那是相当舒服啊,基本上就是自驾带司机导游的感觉,玩得很爽。

再说一点,如果去冷僻景点,有能力最好还是自驾,比旅行社便宜不少,又比公交快太多,尤其赶上周末,一班车一等就是一小时,不做好心理准备是会崩溃的~

下面上王道了,主要是动物。去之前基本只知道考拉和袋鼠,后来才发现,原来澳洲这片神奇的大陆,孕育了有很多种有袋动物。

沙袋鼠(wallaby),在我眼里就是小号的袋鼠而已,颜色好像比较灰,其他没觉得有多大差别。

这个是正宗的Kangaroo袋鼠了,本来去之前还有点害怕他们健壮的体格,不过动物园里的都很友好,不喂食的话基本是无视人类的。可惜没有近距离看到过母袋鼠的育儿袋,听人说是怕繁殖太快,动物园里都只养公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货就不用说了,没有不知道的。虽然在不同动物园里见到过很多只,但基本上不是吃就是睡,动作频率非常之低,只有在Healesville保护区见到一只小考拉,上窜下跳很是活泼。这张照片也是在那里多付了10块钱才能近距离站在后方拍摄的,不过这只已经成年,在我们参观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这个姿势没有动过……这也是我与考拉的最近距离接触了,听说飞利浦到有可以抱考拉的动物园,不过没去过。

针鼹,也是澳洲特有的动物,鼻子和口像跟管子,也是为了吃蚂蚁准备的。可惜它爬得太快,都没来得及拍到脸,从后面看就像个刺猬。

负鼠标本,貌似也有袋?这个不确定。但这个物种仍然活跃在各个角落,听住在郊外的同学说,夜里总是跳到她家屋顶和窗边。

袋熊,应该说也是一种夜行动物,在大部分动物园都是躲在黑洞里睡觉,很难一睹真容。很吃惊在Warrook见到的这只极端活泼,窜来窜去,还不断趴在栏杆上要胡萝卜吃,力气大得很,不知道是不是也处在青春躁动期。

塔斯马尼亚恶魔,更加彻底的夜行动物,看得最清楚的也就是这样熟睡的身影了。摄于去飞利浦岛路过的Maru动物园。

奶牛,我们所有见到的动物中公认最可怜的,看它吃得是草,挤得是奶,所以成了这样一副皮包骨。挤奶也是个体力活,看起来那么大,挤起来可真是费劲,那么细的一缕,看到了么?这啥时候才能挤满一桶啊…… 另一个让我吃惊的真相是:奶牛在怀孕的时候产奶最多,这到底什么物种啊,怀孕的时候产奶给谁吃?这只奶牛已经快要生了,肚子上有一直倒着的小牛轮廓,这个角度小牛后腿很清晰,看得出来么?

牧羊犬,别看它平时憨态可掬,已进入工作状态马上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羊群都乖乖地指哪儿走哪儿。

剪羊毛表演,太神奇了,那么厚的一层羊毛,就像脱衣服似的,这羊怎么就这么听话捏?

圈里剪过的和没剪过的羊,人一走近,他们就争先恐后地往里挤,可见剪羊毛对它们来说不是多么愉快的经历呀。

绵羊油就是从这摸着都出油的羊毛里提炼出来的,不是从羊肉里哦,所以绵羊们的性命是无虞的。

这么多人都在干什么呢?他们都在很认真地淘金,虽然已经这么拥挤了,但谁不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呢。

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立马想起了小时候漫画里美国西部的落魄牛仔。

事实证明,有些工作是不适合我干的,奋斗了半天,结果就是这两粒考眼力的小金屑, 比同伴差太多了,唉!

皇家植物园里培养的尸香魔芋,巨型的花苞马上就要绽放了,可惜我去早了点儿。

这个季节的植物园真是太漂亮了,他们每天都开而且不收门票哦~ 这朵开得真好看,就是不知道叫做什么。

书店里看到的有趣封面:《女孩纹身的龙》。

二零一二年年中的时候,三年期的居住证到期,向公司HR讨教续办手续,他先问我:“你这三年里有没有什么重大变化?”我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是重大变化?”他回道:“你有没有换工作,结婚,或者买房?”原来是这样,我马上摇头“都没有。”答完后心里不禁一震:我这三年竟过得如此空白,连点证明都不需要?

其实也不单单是居住证这三年,离开学校马上就五个年头了,每次见到同学,都会明显地感到,大家的人生进程都是突飞猛进:买房、结婚、生子、跳槽,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似乎总是慢上一大截。别人眼里我也许一直是颠东跑西不安分,但实际上,却连小小小小的改变都很难决断,转来转去,也不过是随波逐流。

仔细想来,我几乎一直都有一种“主动决定困难症”。目前为止大部分的人生时光都还是在学校里度过,时间是按照学期学年分割的,目标单一而又明确,无非就是期末的一场考试,不同的只有唯一一次:大学毕业终于不用考试,改成了找工作。我所做的,不过就是按部就班,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工作以后,再也没有人用寒暑假来划分你的时间,再也没有人告诉你几年以后一定要另谋出路,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解脱吧。于是,我就完全被淹没在那连成串的琐碎日子里,虽不能说说成是浑浑噩噩,但却很少很少会主动做什么决定,来改变这稀松平常的日子。一直都很佩服那些大踏步往前走的人,虽然有可能会走弯路,但总在不停歇地追逐着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种心动力和行动力,似乎是我完全无法达到的。

又到辞旧迎新的时候,在这里要送个祝福,希望大家在新年里都能迈开大步朝前走,没房的买房,未婚的结婚,没娃的生娃,想换工作的找到满意的归属(特别是最近比较纠结的肥嘟嘟君),什么都有、别无所求的,就好好享受吧!不过,就算期待的变化没有发生,也不要伤心,不要丧气,人生纵然有转折跌宕,但更多的还是量变的缓慢积累,不管身处哪样的风景,最快乐的人应该是最懂得欣赏的。

闲来无事翻旧文,赫然发现我以第五作者的身份加入骚与影已有一年多了。很惭愧地说,我为这个家园贡献的点击量实在太少。如果你是从校内上看到我的这篇文,那么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作为一个还同时经营着自己博客的写者,我决定在此正式来个广告,虽然我最近完全称不上是在“经营”博客了。

华丽丽的链接在此:http://www.saoyuying.com

在右上的搜索框里输入“骚与影”,就能见到标志这个小站几次重大转折的博文了,快捷连接也在这里:http://www.saoyuying.com/?s=骚与影 开业之际三个作者各献一篇,叶大神,雷总和酱油女士的组合大概也有桥牌的功劳吧。CoE是个很小的世界,经过叶神数年如一日的苦心经营,想必同事们都对它比较熟悉了。这个群博刚开张的时候,我还只是个旁观者,却也感到很开心。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三个作者中有人已经不在这个公司了,那么,至少还有这样一件事,把大家连在一起。一年半的时光已经流走,不但那三个人都还在,第四作者回声同学和第五作者——我也先后加入这个大家庭。叶神用两篇满是溢美之词的博文高调欢迎了我们,不愧是写影评出身的人,夸起人来真是不留余地又别出心裁,我读完才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优点啊,真是不说不知道……

刚加盟的时候就琢磨着要写一篇文章礼尚往来的,但估计灵感都被叶神的大作吓走了,一直没提过笔。这一年都很少认真写东西,突然却很想写一写这件事,思维这东西就是这么不可捉摸。说人是大脑的奴隶一点不为过,哪有我指挥它的分,其实它才负责发号施令,我只能胜任记录发布而已。

CoE是个很独特的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变化吧。独特的工作性质把大家都培养成了旅行专家,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能见到谁,几乎就像薛定谔的猫一般不可预知。这个组织本身,也一直在变化,新人加入,老人离去,重组,再重组,等到猛然回头,就发现当初身边的人,都已经散落在世界各地,做着各不相同的事情。这个大家庭,造就了多少悲观离合,见证了多少人情冷暖。斗转星移,大浪淘沙,CoE这条大河里每一颗小的沙子,只能顺着水势游走,努力寻找自己的归属。这其中的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都已不算年轻,加入公司的年份也不短,也许日后,我们终究要面对分别的那一天,但不论如何,很庆幸在这里,还有一块小天地,四个偶尔喜欢码字的人,被一个码字强迫症联结在一起,记录我们的生活与梦想。

零八年之后,这是第一次在国内过十一。三年的轮回,将我从田园牧歌拉回现实。

每被问到黄金周怎么过,都感到无所适从,好像已经忘记了,要怎么过……

以前读书的时候,知道古文里有一类叫做“通假字”的,往往被看成是古人的错别字,但碍于作者的名声和版权,或者各种不得而知的原因,就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古时候凡是能够写作,还能被别人看到的人,都等于是有了一种常人不具备的超能力,就算不是圣人,至少也会被归为圣人的同党。而今天,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写东西给别人看,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再加上各种输入法的帮助,写东西几乎跟说话一样方便了。于是,网民间就产生了很多流传颇广的惯用语,有一些是发音相近的,比如说“杯具”,“神马”之类的,如果很多年后,有一些只言片语流传到我们的后世子孙那里,他们会不会也把这种显而易见的“错别字”归为通假字呢?

反过来,古文中的通假字,会不会也只是当时流传于文人圈子里一些时髦的用法?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所谓潮流,总有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的那一天,经过了很多年代,偶然有人拾得这已褪色的珍宝,百思不得其解,考据无方,索性就为它们创建一个新的类型,名曰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