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一种说法,说人就像刺猬,身上长满了刺,但这些刺平时是不会伤到人的,当人伤心、痛苦、生气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只蜷起来的刺猬,那些刺全都恣意竖立,向四面八方高调宣战,这时候,任何想靠近的人都会被狠狠刺到。

可不是么,当一个人情绪不佳的时候,多少总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而大多数人,可能看到你蜷起来了就已经远远躲开,能被刺到的,便只有那些明明知道危险,却还要凑过来的人。那么,作为一只刺猬,到底该怎么办呢?在现在这个拥挤得透不过气的社会,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刺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蜷起来,也许只有到了自己的天地,一个觉得安全的地方,才能放心地蜷成一团,让那些坏情绪慢慢耗散。但,躲进这样一片领域,就真的不会伤到别人了么?其实,每当我们被情绪所控制,将一根根尖刺竖起来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会刺到谁,更不会知道那些被刺到的人,会有多疼。

于是,问题就来了。每个人,肯定都不希望刺到那些自己在意和在意自己的人,那么,在痛苦、愤怒的时候,要怎样做呢?没有人喜欢坏心情,但当它就那么来了,住在你心中不肯走,又有几个人能拒绝呢?这时,也许有人愿意帮你赶走那讨厌的坏心情,只是,要完成这件事,就必须要忍受你那些尖锐的利刺。当坏心情终于跑掉了,两个人之间,该怎样面对那些被刺痛的伤痕呢?

这真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当你蜷起来的时候,会不会希望有人过来帮你?当别人蜷起来的时候,你又愿不愿意忍着痛靠过去?

也许,对刺猬来说,生命就是寻找这样伙伴的过程,他们刚刚好可以容忍对方的利刺,又刚刚好可以在被刺之后恢复,从而做好下一次被刺的准备。对人来说,这样的伙伴,大概可以分成朋友和恋人。朋友的情况要简单些,因为朋友之间总是更容易宽容,要从朋友给的刺痛中恢复过来,通常都不会是件难事。但对于恋人来说,恐怕要复杂得多了,一对要相伴一生的恋人,必须一起面对所有的坏心情,一次也逃不掉,这样的两个人,到底要怎样做才不会互相伤害呢?也许,存在这样的一些刺猬,他们的刺刚好吻合,以保证彼此不被刺到,这样就能一直在一起而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样一只匹配刺猬,那该怎么办呢,也许只能改变自己,不会再蜷起来伤害别人,或是练就快速愈合的本领。如果还是不行,那么他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只能一个人继续旅行,直到找到一只匹配的刺猬?

说到伤口,让我想到了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没有利刺,但是人依旧会受伤,有些是自己给的,有些是别人给的。不管怎样,能够愈合伤口的,只有自己。

有时候,人可能会觉得,造成伤口的人,就应该负责帮我愈合。但如果真把这个想法贯彻实行,结果是什么呢?很容易想见,这个伤口就一直烂在那里,拒绝好转,时间久了,后果可能更加严重,也许不只是没有好转这么简单了。

比如说,你一不小心被某人捅了一刀,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基本可以总结为他不对,你完全有理由谴责、抱怨那个人。这时候,你很容易会有一种错觉:帮我愈合这个伤口是他应该负的责任。他也许配合,也许不配合,假若是后者,那么更要当心了,当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谴责他的错误、期待他的改变、抱怨他的不负责时,那伤口怎么可能会好转呢?既然没好转,那么你就更加把一切都归罪于那个人,更加无法独立面对自己的伤口。其实,假若他合了你的心意,为你操心,给你赔不是了,你也许会突然发现,在他做了这些以后,你的伤口,其实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好转,只是,你以前不知道。

当然,当你受了伤,保护自己不被再捅一刀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别人可做的了。怎样愈合伤口,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千万不要用虚幻的依赖来麻痹自己,不要纵容自己为逃避找借口,该你做的永远都只有你做,不要指望别人能替你愈合。

其实,很多事都是这样。就像一个人的幸福感,也并不取决于别人对他有多好,而得看他自己是什么想法。

PS:请勿惊慌,我没被刺也没被捅,故事的主角不是我。
PPS:请勿对号入座,我只是想讲两个故事,虽然讲着讲着就不像故事了。
就这样。

隔了这么久,继续来写青岛游记,虽然已经没有趁热打铁的劲头了,但我还是会努力把这很久很久以来的第一篇游记写完整的。看来我又变懒了些,真对不起大家。

去了青岛水族馆。之前本来想好了,不打算去这个地方的。没想到走到水族馆边,却意外被它吸引了,不但掏银子买了全票,还绕了路去看之前错过的馆。虽然没看到动物表演,但还是很开心的。第一个去了水母馆,馆里一缸一缸的全是水母。以前基本上只在餐桌上见过实体水母,而且那时它们已然被分尸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水母,立刻就被它们打动了:水母真是一种优雅的生物啊!虽然这种腔肠动物的身体很不幸地只有一个开口,兼具口和排泄的功能,但是看着他们在水中自在地摇摆,的确是种享受。与我猜想得不同,大多数水母都是头朝下蠕动的,看来头太大很不方便啊。如果我以后有了房子,就在客厅里养一大缸水母,每天看它们做伸展运动,假如看腻了,还可以卖给饭店,然后换一缸新品种

码了这么多字,来张pic吧,青岛著名雕塑,五月的风:

奥帆中心。奥运会期间,码头尽头的火炬应该是燃烧着的吧。

从照片就看得出,这天的天气非常差,太阳基本就没有露面。但第二天起床就发现了杯具:看不到太阳绝不代表没有紫外线,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晒得很夸张,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昨天晚上脸就开始发烫。把这作为我二十四岁生日的第一个发现,多少算有点杯具吧。

退了房,直奔青岛啤酒街。

开始还以为那些大啤酒罐是街上的装饰,后来才发现它们都属于青岛啤酒厂,估计是生产设备吧。

啤酒街上有特色的凳子:

啤酒街上的阴井盖也都很有特色,画着卡通,还写着用途。找到了一只小老虎,看来它是管电力的:

所谓啤酒博物馆,也就是青岛啤酒厂的一部分,开辟出来给人参观的。一进馆,我就有点泄气了,原来青岛啤酒之所以这么有名,就因为是德国人建的啊~ 再看下去,又发现青岛啤酒是皮尔森型啤酒,这下更崩溃了,当初一行五人路过皮尔森,也顺便拎了一扎皮尔森啤酒,我对那个酒的印象就只有:苦。不过那时在皮尔森的啤酒博物馆由于语言不通又没讲解,也没怎么看明白,这次可算是补上了。这又一次印证了我一贯的坚持:博物馆还是要看中文的,外文博物馆基本上外面看看也就无憾了。除非卢浮宫这样的,即便人家牛得连英文说明也不写,但看在免门票的份上,就进去凑个热闹吧。

这是参观完毕送的一小杯原浆啤酒跟一包啤酒豆。在这里,我还多蹭了一杯原浆,不过不是因为贪杯,完全是无意的~

下一层楼,又送了一杯纯生:

最后还买了一只开瓶器,15大洋。大概在欧洲看贵开瓶器看太多了,竟然觉得这个价钱也可以接受,看,才一欧多。

三杯酒下肚,我竟然就开始头晕了,看来我的酒量明显小于预期。本来还打算在啤酒街上找个酒吧喝一杯的,这下不敢再喝了,还是乖乖吃饭吧。来了青岛,当然要吃海鲜。不过青岛人的海鲜范围非常广泛,有一种叫海肠的,看起来就像超大号的不带壳蜗牛,我犹豫再三还是没敢点,怕万一吃不下去。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我的生日大餐了。

第一道菜,海星,清蒸的。这样一直东西摆在盘子里,看起来真像是工艺品,让我不知该如何下手。

于是,我就非常暴力地把它的一只腿拧了下来,更暴力地拨开硬硬的皮,把里面那些黄色的东西挑出来吃了:

第二道菜,蛤蜊,这个比较正常。

第三道,某贝类,也是按只卖的,点了一只:

第四道,又是之前没尝过的,海胆炖蛋。吃完之后就只剩一个中空的刺壳,造型像个鸟巢:

第五道,这个馆子的厨师推荐菜,某鱼和白菜,味道不错,只是偏甜。

最后再来一壶茶,崂山绿,青岛的本地茶。可惜吃饭时喝茶,也品不出什么感觉来。

本来还想去极低海洋世界的,但由于我在某类似历史建筑一条街的地方浪费了太多时间,后来还是决定放弃看动物表演,转而在海边多徜徉了一会。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我肯定被去机场的那个出租司机给宰了。不过出门在外,这种事情本也很难完全避免吧。上一张我最喜欢的海滩类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过海这种东西,是拍不出感觉的,随便上一张意思意思就是了:

还有一个巨大的锚,仔细看能找到一小团黄色的东西,那是某只香蕉的皮,拍完之后才发现。

在海边看到两名女子开着一辆宝马敞篷小跑车,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两个字:二奶。唉,肯定是前阵子看《蜗居》被影响了,以后不能这样,要健康点。

青岛这个城市,人非常非常少,跟上海比起来,简直就像没人一样。有个出租司机告诉我,夏天最高只有28度,30度是很少见的。同志们啊,如果有夏天想度假的,就去青岛吧,不然也太对不起这个温度了。青岛的旅游地图虽然卖得很贵(8块),不过做得还不错,可以起到导游的目的。只是地图上标了太多特色街,连文具一条街都有,想要不失望的话,还是要仔细斟酌一下的。

最后一张图,GE的鼠标垫。本打算放在公司的,结果一不小心就带到青岛去了。

最后说一句,今天又买了本《科幻世界》,这期封面比上期好看多了。

从来没有一个人旅行过,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终于在二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弥补了这个空缺,一个人去了青岛。

之前的一段时间,总是间歇性地突然就想一个人去旅游,自己也很难理解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有时候只是想逃离现实,到一个不那么现实的地方,麻痹一下自己吧。前几天看到电视上某位名人也在说,旅行的目的,就是让人脱离现实。前前后后考虑过很多个目的地,但由于是一个人的旅行,就非常容易被搁浅,直到周三晚上,才突然把青岛列入考虑范围,然后就迅速订了机票、旅馆,做了攻略,总算松了口气,出游计划不至于流产了。每当这种时候,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一个词来:旅行冲动症。但我跟这个应该还差点,我大概是因为执行力太差,所以把不是冲动的也拖成冲动症了吧。

周五下午五点半从公司开溜,坐地铁换磁悬浮去浦东机场。磁悬浮上竟然几乎坐满了人,这实在让我出乎意料,本以为会是一趟空荡荡的列车呢。看来人民大众还是很青睐这种比打车便宜又比大巴快而且听起来还比较时尚的交通方式的。

从德国回来后刚拿到国航的银卡,本来还很期待,这次终于可以不用排长队,直接在VIP柜台换登机牌了,结果没想到由于游客太少,VIP柜台又只有一个,这次反而是走普通柜台更快…… 之后一切顺利,安检很快,只是登机口实在太远太远,怎么走都走不到,让我真切感受到浦东机场之大。

先来说下我的住处,就跟图里的城堡在一个院子里。这个城堡是德国人占领青岛的时候修的,是一座监狱,后来被日本人用作监狱,再后来被国民党跟共产党先后当作监狱,一直到五年前,才开辟成监狱博物馆跟旅馆。也许是因为这个地方在当地人心中的监狱气息实在太重,每当有人听说我住这里,都非常惊恐地告诫我:能不住千万别住,那可是监狱啊!据说这座古堡里有德国人的刑讯室跟日本人的水牢,也许是被当地人渲染得太恐怖了,我虽然每天从它门前经过,但也没有进去看。

以前一直不知道,到了才发现,原来青岛是一座有着浓郁德国气息的城市,除了海滩,这里的名胜有一大半都是德国人留下的。这让我实在是大跌眼镜,没想到刚从德国回来,却又来到了这么一座德国风格的城市,唉,难道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第二天一起床就赶紧去了海滩,天气非常不错,遇到了一场沙排比赛,所有人都打得很认真,还有专门的裁判,看着他们在太阳底下奔跑流汗,让我很是羡慕。

看看卧在沙滩上的这个人,看比赛看得津津有味,这才真是懂得休闲啊。

海滩上很多人都在捕捞一种类似海带的海生植物,被海水冲上岸的。如果我的家在海边,我应该会喜欢上这项运动吧,就如小的时候很爱挖苦菜一样。

在海边走了一会,就去了劈柴院,是个卖小吃的地方。很多家店聚在一个小巷子里,比我想的要短些,于是我可以来来回回走了几遍,把感兴趣的基本都尝个遍。不 过对这里一家好评很高的烧烤店非常失望,烤的羊肉和鱿鱼都非常硬,根本咬不动。大概生意太好他们就不肯多下功夫了吧。最后吃了一串据说是山芋糖葫芦,非常 小,但味道还不错。糖葫芦这种简单又常见的食品,对我似乎总是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在这里还买了一只小布老虎:

另一个德国景点:天主教堂。瓦蓝瓦蓝的天空中,立着一座教堂的剪影,从远处看起来颇有点不真实,像是从画册上剪下来的。

走到教堂前的广场就被吓了一跳,满眼都是婚纱,还以为有集体婚礼呢。定睛一看,原来都是在拍婚纱照。这么多人局促在一个小广场上拍照,对摄影师的功 力是个不小的考验吧。听旁边的人说,他数了数,这个广场上竟有三十多对新人在拍婚纱…… 虽然这座历经风雨的天主教堂不能进去参观,但它一定见证了青岛的不少新人。

还是德国建筑,基督教堂。

这座教堂明显比天主教堂有范儿,连进院子都要收门票,而且外观的确更有个性。由于卖了票,这座教堂允许我们进入参观。虽然我不信教,但每次进教堂还 是怀着很崇敬的心情的,欧洲的各种教堂,就算很小很简陋,也都有着独特的庄严与肃穆,让我这样一个局外人也能感受到有一种信仰的力量弥漫在教堂的空气中, 不由你不虔诚。于是,我也同样怀着这种崇敬心情走进了这座德国的基督教种子。没想到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教堂内部正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大扫除, 虽然“大扫除”这种集体活动我已经很多年没参加过了,但看到眼前的景象,这三个字还是立马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满教堂都是拖地的,擦椅子的,最囧的是有一 个人正爬在教堂正中的大十字架上非常认真地擦着。再加上四面墙都刷得白白的,既无雕刻也少装饰,让我实在找不到什么庄严肃穆的影子。真没想到德国人的品味 能改变得如此彻底,或者是当初修教堂时崇尚节俭?就在这一片忙碌景象中,还有一撮衣着很正式的人在聊天,其中还有几个外国人,大概教堂里安排了什么活动吧。

这座教堂的钟楼里,还保留着德国人修建的钟表,一百多年了,一直运转到今天:

因为看到版上有人推荐,所以我就去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兜了一圈。所幸这个校区离我的旅馆不远,冤枉路走得不算特别多。但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失望的。也许因为我没有导游,只是自己瞎走了一气,没踩中什么点吧,感觉这里并没有传说中的风景宜人,各个方面都很普通,在我看来并不如走在复旦的光华大道上舒畅。顺便说一下,这里以前是德国的军营……

一方面为了解决晚饭,一方面为了凑热闹,晚上去了台东的步行街。也许是我到得太晚,有些店铺已然打烊,游人也有些萧索,不如想象中热闹。但仍然看得出,这里应该属于青岛的南京路级别,是青岛人约会逛街的好去处吧。遇到一个很能侃的出租车司机,超级喜欢自爆,还夹杂着些半文不白的词语,颇像个说书爱好者。说到动情处,还非常利索地摸出他80大洋刚买的两双袜子给我看。虽然我对运动袜不感兴趣,但一个人的旅途遇到这样的司机,也算是件开心事。

不管在街上还是景区,烧烤摊子在青岛都随处可见,诱惑我品尝了许多版本的烤鱿鱼、烤鱿鱼须、烤鱿鱼头等等,如果没几种鱿鱼的话,简直不能称作是烧烤摊子了。还有一种水果出镜率非常高:菠萝蜜,又称番石榴。此水果貌似原产泰国,有点奇怪为啥青岛会流行这种热带水果呢,大概还是一种新鲜的舶来品吧。这果子外表看起来很像榴莲,又大又硬的壳长满了刺,可是果肉不一样,被剥成很小的瓣,非常甜,也比较脆,总体来说没让我失望。

周日几乎在海边走了一整天。没想到一个人也能暴走。可惜这天天气实在很差,几乎没怎么见着太阳,风还非常大,气温低了很多,沙滩上完全没有昨日的热闹,很多跟团的游客都是兴奋中带着痛苦,既不享受,又无法退却,被海风乎乎地吹着,还得鼓起勇气耐着性子游玩,多么无奈的状况。

暂且写到这里,写不动了,改日再续。

前一阵买了本五月的《科幻世界》,封面如上。已经很久很久没怎么关注过这本杂志了,毕业前还会去图书馆蹭书,偶尔也会买一本译文版。毕业后,似乎就几乎没有在它上面投资过时间和金钱了。有空时还会去科幻版看看,但也基本不会发言。

不久前,《科幻世界》突然走到了媒体跟大众面前,对科幻迷来说,目睹科幻世界倒社长事件实在是件痛心的事。如果不是非常无奈和绝望,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不过这次事件却唤醒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科幻迷们,相信有不少像我这样的,虽然已很久没关心过这本月刊了,但在这次事件之后,却愿意买一本来看看。

刘慈欣总是说,科幻,让人在回家的夜路上,能够抬起头来仰望星空。而我,大约是因为总喜欢站在院子里抬头看星星,才会喜欢上科幻吧。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帖子,题目是《当我读科幻时,我还青春年少》。单单这个题目,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吧,相信大部分科幻迷,都是从中学时代走进这个世界的,就算没有成为科幻迷的,也都知道这本杂志。当我敲下这些文字时,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放出了汹涌的洪流,初一时第一次读到这本杂志的情形非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扯远了,来谈谈这期《科幻世界》吧。封面设计虽然小有变化,但基本还是跟以前一样。第一感觉:涨价了。从以前的五块涨到了六块。翻开杂志,有些失落地发现排版也变了,似乎页边距和行距都加大了,至于字体有没有加大,我还难以判断。纸也比以前黑了不少,我对纸质没什么了解,猜想单从颜色应该不足以判断纸质优劣,但我感觉似乎是降级了吧。不过,我已经有如此长的时间没有买过这本杂志了,以致根本无法判断这些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一次发生的,还是慢慢变化的?又或者,杂志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只是我的记忆不那么准确了?

还没读完全书,就先说说上了封面的几篇文章吧。

《天与火》,作者燕垒生。印象中燕垒生是个九州写手,不怎么读九州的原因,是觉得大多都太像武侠,这篇文章仍然给我很强烈的九州感。说实话,稍有点失望。整体构思不算新颖,故事情节也很一般,即便我以比较宽容的心态去看,也还是颇多漏洞。文笔就不说了,这种类型的“九州感”绝对是我不怎么喜欢的。唯一拨动我心弦的是本文的后记《即使理想已近于妄想》,就凭这个题目,也不由我不被感染啊。

《伪人算法》,作者迟卉。这篇很喜欢。本文的主题算是科幻的经典主题之一了,即便不是科幻迷的也能列举出一些这方面的影视作品。但读着这个故事,感觉还是像新的一样,读的时候被它吸引,读过之后为它沉思。

《我们将如何死去》,作者程婧波。这篇不是小说,是彩页配图的科学故事。如何死去,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但也许是被讨论太多,难以写出新意吧,感觉作者太刻意地想要标新利益,但功力跟材料都还不够,于是整体感觉还欠火候。一遍读下来,觉得这篇文章前后部分风格迥异,前半部分花了很大力气讲笑话,但就因为太刻意,反而更让人笑不出来。后半部分却又抛弃了搞笑的风格,使本就雕琢气息很重的文章更不成一体。这本是个好话题,可惜作者组织资料的本领实在不敢恭维,也没能提出独特的观点或深刻的论断,读下来的感觉就三个字:不够味。记得程静波以前是个科幻作家,也没读过他其他的科普作品了,但从这一篇看来,我还是更期待他的科幻。

封面文章就介绍到这里。还看了一篇校园科幻《狗》,讲述一只狗和一只猫的爱情故事。这篇感觉不错。

随便翻了下,还有几篇感兴趣的。决定看完以后把这期杂志带到办公室去,如果有哪位同事听了我的介绍产生兴趣,或者想从SAP的世界短暂逃离,都欢迎到我桌上来拿。偶尔读个故事,多少能让生活更美好些吧

结束了第四次德国之旅,也是最短的一次,只有六个周。回到熟悉的上海,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雀跃。除了用各种美食来犒劳我的胃,其他兴奋大概都被坏天气谋杀了吧。第一天走在上海的街上,就有一丝庆幸我有机会能去德国,如果一直只能待在这个并不让我留恋的城市,我大概会比现在暴躁和消极些吧,一成不变的日子会让我失去兴趣和信心。

上海的阴冷和潮湿让我在走下飞机的一刻就开始怀念德国的艳阳高照与和煦春风。推开家门,客厅里扑面而来的一股霉味让我立刻产生了逃离这个地方的念头。如果再搬一次家,应该会离开世纪大道了。

周日睡到中午才起,也部分导致了晚上严重睡不着,想想今早还要上班,真是让人沮丧。虽然赖了半个多小时的床,虽然磨磨蹭蹭才到公司,又磨磨蹭蹭才开电脑,但当开机后看到系统时间只有早上四点半,还是让我倒抽一口冷气,赶紧把时区给改了,然后盯着桌上的电话,那大大的液晶数字“10:40”怎么都无法说服我的身体:现在是上班时间了。梦游状态中发现上不了messenger,连忙去检查代理,折腾了半天才醒悟,原来我既没开无线也没插网线……

早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肚子一阵阵地饿,馋虫跟瞌睡虫展开激烈竞争,那架势,完全无视我昨天的两顿大餐。可惜到了中午,却一点胃口也没有,对着不算差的饭菜也只能随便塞几口。兔子说,这是我的胃也在倒时差,若真是如此,我也没有办法跟它抗争。坚持到午饭后,头脑终于开始清醒,强大的生物钟总算开始发挥正面作用了。

回来前跟德国老板讨论起我们的时间安排,老米说,“最好的情况是你每次来的时间不多,但是能多来几次”。当时没什么感觉,但今天想到这段对话,着实吓得不轻,不得不庆幸老米有着几乎不对中国方面提要求的良好习惯,否则我的生命就要在倒时差中度过了……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频繁穿越不同时区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当时只是一笑而过,心想频繁穿越时区这种事,跟我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而且我也不认为世界上有多少人会这样做。但现在,我不但已经在横跨亚欧大陆的航班上往返了四次,并且还发现,我周围有这么多人,都已经把频繁穿越时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记得我听说酒精过量会伤害智力的时候,就对不喝酒的男生非常有好感,毕竟,对现代人来说,有时候智力甚至比身体健康还重要些。

看到这里,要在德国度过三个月的同志们可以不用说羡慕了,十二周倒一次时差肯定比六个周要来得舒服。没有机会出国的同学们也不用说羡慕了,你们不必经历早上困得要死,晚上清醒得要死的痛苦。

不过请别紧张,我不愿危言耸听,也并不想制造什么恐怖气氛,只是记录一下归国第一天上班的感受。当人的身体感到痛苦时,精神就会把这种痛苦无限放大,所以才有了这篇牢骚满腹的文章,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为了发扬先苦后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决定过几天就把这次旅程中最快乐的部分:游山玩水跟大家分享,希望这快乐能传播得更远。

第四次来到德国已经两个周了,生活似乎平静了很多,一切都像是顺着习惯的轨道进行下去,几乎没有什么未知得新鲜感了。不过这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吧。

老米依然热情洋溢地在第一天就以长谈的方式欢迎了我的到来,当他终于用将近三个小时讲完二十多页的ppt后,我实在不能不回忆起上次来德国的相似经历:那次第一天是买了早点带到办公室去吃,可惜当我坐定开机,面包还没咬几口,抬头就看到老米笑眯眯朝我走来,可怜我那啃了一半的面包就只能躺在一边旁听老米的“欢迎致辞”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老米也一点没变,只有我心里窃喜:第一天不在办公室吃早点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否则又要面临嘴里含着面包跟他打招呼的尴尬了。

不知是不是时差仍然没有倒过来,两个周了还是晚上九点就犯困,早上也醒得也比较早,让我怀疑是过年在家透支了太多睡眠。不过若能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息,倒是非常健康。喝了两个周的撅尾巴管,也还没有去买矿泉水。不知是不是对家里的自来水有太深的怀念,总觉得在自来水能喝的地方买水喝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腓特烈35号的无线网络甚是诡异,itouch能不能上网成了类随机变量,略杯具。

第一个周末飞去罗马,很快乐的旅程。只是意大利人竟然把牛奶叫Latte,让我们误会了好久,差点以为意大利人有纯白色的咖啡。佛罗伦萨实在太冷,虽然事先查了无数的天气预报,还有小方的警告,但事实再次证明:我们非但不是理论指导实践型,还几乎是理论实践完全不相关型。在旅程的最后一天,当我们迅速在寒风凛冽的米开朗琪罗拍照闪人之后,无比惊奇地发现,这似乎是我们第一次跑遍了攻略上的全部景点,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称得上完美的旅行了。只是我的手机坏在了罗马,至今前途未卜,估计那些联系人信息是抢救不回来了,这个实在有点杯具。好在知道我在欧洲的朋友们也不太会用手机联系我。少了这样一个身外之物倒可以少受点辐射。

第二个周末只能靠打牌吃饭泡温泉度日。两周内新学了大怪路子和拱猪,还注册了个豆瓣账号,德国的时光真是切磋桌游牌技、发展爱好的好机会。想到以前我跟妹妹总是下各种棋来打发无聊的暑假,还曾经抱着厚重的棋谱翻过几页,可惜现在已经全无下棋的心境了,只能玩玩热闹简单又不太用脑的游戏。昨天生平第二次进入CS界面,不得要领,完全不习惯鼠标转向,看来这个游戏我以后基本不用再试了。不过有点了解了为什么玩CS可能会头晕。

昨天打电话被妈妈严厉批评,怪我走了这么久竟然音信全无,并且还不上QQ。若是从日志更新的角度来看,我已经有更久音信全无了。要养成写点东西的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要摆脱这种习惯却是易如反掌,如果说好习惯往往更难养成,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写东西是一个好习惯呢?

不管怎么说,先记下这两周吧。感谢德国平和的生活,让我有闲情坐在这里敲下这些文字。感谢所有跟我一起吃饭、打牌、旅游、聊天或做任何事的人,否则我会在这里闷死。如若有人尝试用手机联系过我,那么如果可能请换用其他方式。最后,我会努力记得上QQ的。

今天看到的新名词:“珠峰计划”和“钱学森之问”,百度知道结果附在最后,原文转载,一字未改,特此声明。

其实本来也没什么,随便上上网就会了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新名词,尤其是对我这种不把看新闻当习惯的人来讲。不过的看到最后一段,还是产生了一点兴趣的,本词条既出现了“复旦”,又出现了“计算机”,邂逅跟我如此相关的百度词条也不容易吧,虽然这些其实都已经跟我不太相关了,不过四年养成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磨灭的。仔细看下来,略有疑问:

钱老的问题可以算是有目共睹吧,但为什么偏偏要等到钱老过世后才把这样经典的问题上升到如此高度呢?看来光有问题没名气是不行的,有问题有名气没过世还是不行的。从教育部如此迅速就拿出了“珠峰计划”行动方案,并且已经初步落实来看,这个问题显然是受了高度重视的。但钱老已经看不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这个问题,也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被如此高效而又认真地对待,真是惋惜啊。

虽然我拿到的是理学学士,但还是有点奇怪,为什么计算机也会被列在基础学科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多么炫目的名字,真想知道这类人才到底跟我所接受过的培养有什么不同,但为什么细节就不肯告诉我们呢?“不宣传,不张扬”,也可以公布一下,给想看的人看看么。我若是能一窥中国培养杰出人才的新途径,这个词条也算没白搜。

虽然我很赞同做一点改革,但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本身,还是有一点疑问的,不知道在教育部眼里,什么才是杰出人才?我觉得当代社会人才挺多的,能称作杰出的也不算少吧。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到底是哪样的人才呢?有空了是不是该补补民国史了。

以下即为百度知道原文:

“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悄然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在全国遴选出11所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基地。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为避免这项计划被用于其他用途,教育部在出台方案时并未做大张旗鼓的宣扬工作,并希望各入选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切实开拓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做了一个南瓜灯。

这固然是因为人一旦无聊就会开始幻想,同时也由于对德国南瓜的口味实在缺乏信心。在经历过两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这个看起来挺靠谱的南瓜一直都没有引起我的烹调兴趣,成为厨房中不折不扣的板凳南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板凳南瓜也会有出头之日,尤其是万圣节期间的板凳南瓜,虽然它的口味不足以吸引我,但在看多了商店里的万圣节装饰之后,我回了家就不得不把它跟南瓜灯联系起来。不过,我并不打算讲一个南瓜的励志故事,事情并不是这样发展的。在板凳南瓜大变身事件发生一个多周之后,我终于悟出了这个故事的要领:南瓜灯也是会发霉的。

要承认这一点其实是个很无奈的过程,我本以为如果挖空了它就不会发霉,我又以为如果经常在它肚子里点蜡烛它也不会发霉,我还以为,如果能把它晾干,它就不会发霉了。但事实证明,一个成为南瓜灯的南瓜,就如同一朵被剪下来包好了的鲜花一样,它们的美丽和价值都在蜕变的那一刻达到顶峰,而那之后,生命便会无情地流逝,一切都只是倒计时。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鲜花这种东西,向来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当它们怒放的时候,当然可以摆在屋子里,让那清香和色彩带给我们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愉悦,但在决定摆放鲜花的时候,我也从心底里知道,总有那么一个时候,它们会凋谢枯萎,而在欣赏了它们的绰约风姿之后,也就必须要面对它们的凋零。

又扯远了。撇开鲜花不谈,仅仅对于南瓜灯,我也仍然无法对其保鲜防腐之法有大的突破,要说有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理解了商家之所以能这么早就推出万圣节用品,就是因为他们不用活南瓜来制作南瓜灯;而德国人门前只摆着尚未开过瓢的完整南瓜,大概也是因为刻一个南瓜灯还为时尚早吧。可惜到万圣节的时候,我已经回国了,不能亲眼看看德国人到底会不会摆南瓜灯。

说了这么多,既然认识到南瓜灯也是会变老的,那么它还健在的这段时光就更弥足珍贵了,为了表达我对它的珍惜,上几张照片吧。

肚子里点了蜡烛的经典造型小南瓜:

歪戴帽小南瓜,可惜这个没点蜡烛,明显缺了些生气:

我和小南瓜:

最后一张,这个动作比我想得要有难度……

德国驾照的第一次路考尝试今天正式以失败告终,最近中国人考驾照的挂率一直居高不下,我终于也充当了这个炮灰。

一个惨案的背后,总是有一连串的错误决定,通常,位于错误链最末端的人就尤为不幸,必须承担所有的后果。我今天刚好就处于这个长串错误链的末端,更为不幸的是,我做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直接导致这一连串本可以被化解掉的错误瞬间演变成一桩路考失败的惨案。惨案就发生在正要上高速的左拐弯小路上,突然瞥见的黄灯和考官简短直白的“挂了”让我意识到:我被判定为闯红灯。闯红灯在德国考官眼里可是性质极其恶劣的行为,不把我挂了估计他都无法对上帝交待。不过既然他如此干脆地就把我挂了,我也是受到了一点打击的,于是便在拐过弯之后熄火了。反正也挂了,不差熄这一把火,反倒还见证了传说中“堵塞交通的熄火”,并且光荣地成为直接缔造者。

不过,知道自己挂了之后再开高速真是非常顺畅啊,本以为考试时上高速会紧张,没想到连紧张的机会也没了,发挥这么好的时候竟然是考官已经不关心的时候,真是可惜。驾校老师托马斯安慰我说,如果不是前面那辆该死的车,你肯定过了。唉,可是一连串该死的车就偏偏出现在那个该死的时候,位于错误链的最末端就只能面对高失败率了,偏偏我还就被忽悠了,可见错误也是会传染的,时刻坚持正确立场不是件容易的事。大概托马斯看我实在太可怜,就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可这是个又高又壮并且还有大肚子的德国人,我觉得我就只是靠了一下他的肚子,貌似连腰都没怎么感觉到……

德国人真是抠门啊,不就是考个驾照么,这么抠,难道说我拿了驾照出交通事故还是考官的责任不成。不过德国人也真大方,一给就给个终身的申根驾照,貌似德国人自己也为他们的驾照是终身的而自豪。相比之下,中国的驾照就完全是另一个风格了,虽然很容易拿到手,但却会过期,如果想一直持有驾照,必须不断接受审核才行。看来,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不光自己不会看重,给你这东西的人也不会完全相信,只是大家都别拆穿就好。

既然德国人现在还不认为我有资格持有一张终身的申根驾照,那也只有再次尝试说服考官了。只要想想,一个考官一辈子也就为难你这一回,能不抓住机会么。只能希望下次我不要继续处于错误链的最末端,不过这个可能性实在比较小,那就只能希望我在最后关头做出正确决断,不要再让悲剧重演了,虽然现在看来,这个希望也不比第一个大到哪里去……

前一阵子重读了《此间的少年》,后来在网上搜来搜去也没找到个完整的版本,估计是还没写完吧,又在那里吊着,真拿江南没办法。两部连着读,才发现II里有些情节明显和I的不同,可怜的乔峰,他从I里隐退后,II里的很多场景便换了其他人经历,难道是江南想象力暂缺或精力不济,便把大一的故事拆散了放在后面几年里充数?同时,还不小心发现江南的着装品味实在是比较守旧,杨康的一身白色运动服也罢了,连书中的各路美女都喜好黑白着装,最多出现点亚麻色之类的点缀下。要说康敏喜欢一身黑,王语嫣喜欢白色衬衣浅色裙子,那还都可以理解,但如黄蓉这样的,不光是个活泼型大美女,还时不时走走性感路线,在我的想象中,那必然是个五彩斑斓、鲜艳夺目的人物啊,为什么江南也喜欢让她穿着白色小背心呢?也许是受武侠影响太严重吧,侠客们(尤其是很牛的侠客)总喜欢一身黑或者一身白,这样方便他们在风中留个很酷的背影。不过在大学的校园里,女生的打扮还是应该斑斓些吧。要么,就是我跟江大侠已经有了代沟,无法体会他的年代了。或者,江南是有意把服饰都写成朴素平淡的色调,因为那些故事都已是往事,回忆中的色彩,难免会变的暗淡一些吧。读着这部小说,就像观赏一部黑白电影,也许有失真,但确依然会拨动心底的那根弦。此间里的大学生活,相信大多数人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都会跟着笑,跟着哭,并且哭笑过后,心里总会多了些沉甸甸的感慨。

江南实在是太善于挖坑和营造沧桑感了,这两个特点在《缥缈录》系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我还没有读完最新的《缥缈录》,但惊闻他要开写《捭阖录》了,还是期待一下~

还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貌似前阵子比较热的白领小说,经人推荐,就找来看了看。很明显,作者希望把这本小说写成白领职场指南,因此,这个故事的发展就没有空间留给悬念了,主人公杜拉拉,是个外貌不减分,智商、情商都很出众的女子,这样的主角,再放在企业文化不错的跨国大公司里,并且运气也基本不错,那当然就只有一路高歌猛进的份了。当然,这也不能怪作者,既然要写成教科书,那么主角就只能是一位楷模了。虽说是位楷模,但书中的加班写得还是惨烈了些,当然,再聪明能干的人,要想快速升职也是要加班的,但是如果真如书里那样加班,连我这个做IT的都有点看不下去了,这个职,索性不升也罢了吧,就算到了奔三的年纪有了危机感,也不能这样拿命换钱啊。我也是个五百强企业的打工仔,但仍然觉得杜拉拉离我非常远,完全是教科书里的模子,而不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能遇到的一个人,或者,就是我的境界还太低,又是个写程序的,领域也不同,有些东西还无法理解吧,再干个几年,说不定能跟她有些共鸣。

总的来说,要把这部书当白领生存手册看,那是能学到东西的,小说式的寓教于乐总比去读条条框框好。但如果要当小说看,就没多少看点了,人物单薄,情节发展不够戏剧化,文笔也加不了多少分。也许,这部书就是因为抓住了广大白领或未来的白领想寻求一个成功故事的心理,所以才能这么火吧。听说这部小说要拍电视剧了,由米莱演杜拉拉。我一向都觉得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会失色不少,但对这部小说,我倒希望能够改得好看些,或者干脆拍成一部办公室情景剧,也许更合适吧。

现在正在看的,是今何在的《悟空传》了,读完江南突然有点想念今何在,就决定把这部书找出来读读,这是我伴随着今何在这个名字一起知道的书名,只可惜一直都还没有读过。当初认识江南、今何在和大角是在一起的,因此以后也一直把他们三个人联系在了一起,每次想到其中一个,便顺着牵出了另外两个人。世事总是喜欢开玩笑,当初联系那么紧密的三个人,今天竟然决裂到这个地步,用反目为仇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可是我的记忆仍然不屈不挠,千百次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悟空传》还没有读完,现在评价故事还为时过早,但却已经明显感觉,今何在讲故事的技巧的确不比江南,文笔也没有那么华丽,有点可惜。

最后,不负责任推荐《Go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中文译名为《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 —— 集异璧之大成》。看到有人推荐便决定找找看,只找到了影印的中文pdf版,书中内容还没有细读,只看了前言和介绍,感觉应该是很不错的科普作品,讲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最主要的,不论英文还是中文译本,语言都很考究,这点让我决定要仔细读一读。不过目前还没读过正文,所以仅仅是不负责任推荐~